患儿家长:我们家的孩子年出生,一直以来睡觉总是张着嘴,而且还打呼噜,睡觉还容易出汗。
医院检查说是腺样体肥大,听说腺样体肥大需要做手术,那我家孩子要不要手术呢?
门诊看诊情况:腺样体肥大会直接影响正常呼吸和睡眠,根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还会导致慢性缺氧,影响白天的精神状态,久而久之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大脑发育。
经过检查诊断,该患儿确实是腺样体肥大,并且属于中重度,还有轻度的扁桃体肥大现象。目前已经算比较严重的情况。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在医生的建议和家长综合考虑下,该患儿在我院耳鼻咽喉科进行了腺样体肥大微创手术治疗。
上面这个真实病例,反映了当前家长们对待腺样体肥大的态度:犹豫不决、担心害怕。今天我们来聊一些家长关心的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话题。
说说小儿腺样体肥大腺样体肥大是大家熟悉的问题,患病率也是越来越高,研究发现,34%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该病。
腺样体肥大最容易导致鼻塞,张口呼吸,孩子打鼾、睡眠影响等问题,严重会导致鼻-鼻窦炎反复,中耳炎、听力受损,甚至可能导致孩子变丑。
出现这些问题,到底该保守用药治疗,还是选择手术呢?正常来说腺样体能自己萎缩,那能等它自愈吗?手术切除会影响免疫力吗?术后会复发吗?这些问题,一一来揭秘。
腺样体会自行萎缩,能等吗?不行。
正常的腺样体是在10岁左右逐渐萎缩的,但是已经病理性肥大的,不断的受到刺激,可能会越来越大呢。
而这种肥大,会让孩子特不舒服,对孩子健康影响大,不仅影响耳部健康、鼻部健康,还会降低孩子的颜值,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必须手术治疗的时候就手术治疗,别老是抱有侥幸心理。
另外,如果达到了手术指征,也别老想用保守治疗的方法了,浪费时间、让孩子难受,拖延时间还可能加重病情。
早手术治疗早轻松。
腺样体肥大患儿要不要手术?这要根据患儿的症状及鼻内镜检查结果等决定。鼻内镜或拍片检查结果一般分三种: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不建议手术;中度要根据患儿的症状、病程及年龄来判断;重度建议尽早手术。
一般建议以下患儿应接受手术治疗:
鼻内镜检查或拍片提示腺样体肥大很明显,呈重度;
虽然鼻内镜或拍片检查提示中度,但经医生确诊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虽然鼻内镜或拍片检查提示中度,但其张口呼吸、或口齿不清说话有鼻音、嗅觉受影响持续时间长达1年及以上并且对药物治疗无效;
出现了腺样体面容,面部长而窄,牙列移位,低位舌,上颌窄等;
有反复发作中耳炎、鼻窦炎,经药物治疗无好转;
总之原则就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腺样体已重度肥大,孩子的一般状况受到明显影响,就可以考虑切除腺样体了,但具体到每个孩子,还会有些差异,所以要和医生沟通,详细了解手术利弊再做决定。
腺样体肥大手术有年龄限制吗?一般来说最佳年龄在4岁以后。
但若是腺样体肥大或扁桃体肥大或扁桃体炎引起明显的症状,比如打呼噜、张口呼吸、慢性咳嗽、中耳炎症状、饮食差、流鼻涕等等。这种情况下就不要了单纯地拘泥于年龄了,而是要以患儿的病情为主。
腺样体肥大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1、保守疗法:根据国内临床医学文献报导,主要有以下方法
(1)服药:如匹多莫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具体用药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局部用激素喷鼻:双侧鼻腔应用,每晚1次,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临床上一般连续使用3个月左右或更长一些。具体用药量和用药时间长短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
如果病情处于早期,是可以进行保守治疗的。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儿的病症表现及诊断结果来制定。
2、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法。现在的手术多是全麻下的微创手术,在内窥镜高清图像显示器下进行手术,术野放大数倍,参与手术者均能看到,不留残体,极大减少了手术后出血和复发。
有些家长对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担心影响孩子的免疫力。
由于四岁以上孩子免疫系统基本发育完善,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对免疫力造成太大影响。这一结论是由国内外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的,家长无需顾虑和怀疑。
不过我们家长必顾虑太多,重要的是考虑孩子的病情,如果出现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等症状,就得及时就诊了,医生会给孩子做内鼻镜检查、鼻咽侧位X片、睡眠呼吸监测等来综合评估孩子的状况。不要因为家长的犹豫、顾虑,延误了孩子的病情。
推荐阅读:耳鼻喉疾病早发现,怎样学会简单自查?建议收藏自我诊断攻略
儿童青少年扁桃体反复发炎,建议家长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