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栓塞(PE),是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恶性肿瘤或重症内科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严重者可致命。
克罗恩病(CD)是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属于病因不清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克罗恩病患者和其他IBD患者一样存在VTE高风险。来自加拿大人群的一项研究显示IBD患者与健康人比较,VTE发生风险增加3倍,其中克罗恩病患者DVT和PE发生率分别为31.4/和10.3/·年[1]。
预防性抗血栓治疗的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低剂量普通肝素、磺达肝癸钠等。这里回顾临床药师参加的一例克罗恩病合并VTE高危因素患者的预防性抗血栓治疗,以期为各位同仁提供参考。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7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粘液便,医院,先后考虑为溃疡性结肠炎、肛周脓肿,经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后,再次出现解粘液便3次/天,伴腹胀、肠鸣不适,至我院就诊。
病历记录
患者目前解粘液便3次/天,伴腹胀、肠鸣不适,有低热,下午多见,体温波动在37.5~38℃,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寒战,无盗汗,无胸闷、胸痛。精神状态一般,睡眠一般,食纳一般,小便正常。
查体
体温:37.8℃,脉搏: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6mmHg。直肠检查有异常,指套上少许粘液便,肛缘可见未愈伤口,引流通畅,橡皮筋在位。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0.4×/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6.63×/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
甲乙丁戊抗体测定:HBsAgIU/mL,HBeAg.S/CO,HBcAb6.4S/CO。
小肠CT:结肠局部肠壁稍增厚,肛周脓肿伴左侧臀部皮下脂肪浸润。
会阴部MRI:符合肛周脓肿改变。
入院诊断
1.克罗恩病2.肛周脓肿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4.脂肪肝。
治疗经过
患者克罗恩病(A2,L3+L4,B3p,活动期,中度),同时伴乙型肝炎活动期,抗凝Padua评分6分,血小板计数异常增高,血小板分布宽度降低,精神萎靡,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0.4mLq12h皮下注射预防性抗栓治疗。
注射9天后,患者出现便血2次,立即停用那屈肝素钙注射液,继续肠内营养治疗。
一天后患者未再便血,大便隐血检测阴性,考虑活动性出血停止,Padua评分6分,高危;出血危险评分:低危(非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根据患者体重调整那屈肝素钙剂量至0.3mLqd继续皮下注射治疗。治疗后患者未发生便血。
表1患者血栓相关指标
图1患者入院后预防抗凝治疗及血沉变化情况(mm/h)
壹
进行预防抗血栓治疗的原因是什么?
随着我国IBD发病率明显增加,IBD患者的高凝状态也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