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该怎么办教你最科学的退烧法

时间:2016-11-23 10:11:27 来源:急性扁桃体炎

大象叔叔说

秋季天气变化多端,小宝宝身体娇弱容易患病,尤其是感冒发烧等疾病。那么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宝宝发烧的主要原因和症状?宝宝发烧了该怎么办呢?

我们的身体不会无缘无故的生病,所以宝宝发烧也一定会有其中的因由。下面大象叔叔带你去看看宝宝发烧的原因,作为家长的您平时就可以更注意了宝宝的健康了

出牙

说明:由于牙齿破龈,导致牙龈受细菌感染引起。

症状:这种情况下一般会出现低烧(不超过38℃),牙龈有轻微红肿。

治疗护理:不需要治疗,注意宝宝的口腔清洁,不要过分擦洗,避免加重牙龈损伤。

危险程度:低

并发症:较少见

感冒

说明: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6个月—3岁的宝宝最常见。

症状:发烧、咳嗽、食欲不振、肠胃不适、拉肚子、耳鼻喉不适等。

治疗护理:药物治疗,适当的发烧护理,多休息多喝水,通常3—5天可痊愈。

呼吸道感染

说明: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等)及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及肺炎等)。

症状: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红肿、呼吸急促等。

治疗护理:药物治疗,适当的发烧护理,多休息多喝水。

危险程度:中

并发症: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突炎等

尿道感染

说明:1岁以下男女宝宝是高发年龄,女宝宝通常是大便、尿片感染;男宝宝则是膀胱输尿回流所致。

症状除容易发烧至38.5℃以上外,其它症状不明显,外观不易察觉。

治疗护理:给予抗生素治疗,平时注意保持宝宝外阴清洁。

危险程度:中偏高

并发症:可能引发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宝宝发烧主要原因和症状速查表)

妈妈最怕宝宝生病,宝宝的身体很敏感,抵抗力不够强,稍稍不注意都很容易引起发烧。妈妈们一定要备上几招,不能乱了阵脚哦~(不超过38.5℃)

通过调查发现,多数妈妈还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宝宝发烧不超过38.5℃)

下面是大象叔叔总结的几招方法。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实战经验总结

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疾病,是由于体内致热源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内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一种现象。所以退热是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为出发点。

实战经验1:多喝温开水

给宝宝多喝温水,补充体液。不要给宝宝喝冷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

实战经验2:温水擦拭

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

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是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实战经验3:温水浴

水温约比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

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在洗澡的时候要准备一片退热贴,以防温度升高对宝宝大脑造成损伤。

实战经验4:保持通风

将病儿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

为使病儿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此方法。

实战经验5:贴高含水率的退热贴

传统退烧药是通过口服胃部吸收后,调节人体内生理机能来达到降温目的,药物成分会到达体内五脏六腑;而退热贴是外贴剂,贴在体表部位,完全是外在的物理降温方式,好处是:1)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2)避免注射时的疼痛;3)患者可自行用药,使用方便;4)减少了给药的次数和剂量。

儿童发烧之后,脑内如果持续高温,有可能会引起小儿惊厥、抽搐,甚至会造成大脑组织的损伤。而退热贴的含水率决定退热效果,因此,高含水量的退热贴不仅能够迅速且持久的带走人体多余的热度,快速降低体温,还能保护幼儿大脑不受高温损伤,从而起到护脑的作用。所以,选择一款含水率高的退热贴,是对宝宝发烧最好的物理治疗之一。

兵兵退热贴,连续15年销量领先,每年万妈妈和宝宝的信赖选择!

兵兵退热贴的优势:

兵兵退热贴使用方法:

——————本文为广告信息——————

更多详细内容:点击“阅读原文”。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dtm.com/jbby/1666.html
热点排行
扁桃体炎食疗方法有哪

吃什么可以治疗扁桃体炎?你知道吗?扁桃体发炎的时候喉咙肿痛人感觉是非常的……【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扁桃体炎食疗方法有哪

吃什么可以治疗扁桃体炎?你知道吗?扁桃体发炎的时候喉咙肿痛人……【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扁桃体炎食疗方法有哪

吃什么可以治疗扁桃体炎?你知道吗?扁桃体发炎的时候喉咙肿痛人……【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