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肩部1、骨性、肌肉标志斜方肌结节:在肩胛冈的后缘,位于皮下隆起。(图2-36)肩胛冈的刚上窝:在肩胛冈上方,是冈上肌的附着点。
肩胛冈的刚下窝:在肩胛冈下方,是冈下肌的附着点。(图2-37)
肱骨头:肩关节屈曲90°并旋内、旋外,可感到肱骨头旋转,旋内时可触摸到肱骨的大结节和小结节及中间结节间沟。(图2-38)肩峰:在锁骨外侧端。(图2-39)肩胛骨的外端和锁骨肩峰构成肩锁关节。(图2-40)肩峰的下缘和后缘是三角肌的附着点。(图2-41)
肩胛骨面:在肩锁关节的外侧可触及。。(图2-42)喙突:在肱骨头内侧和锁骨下方,能触摸到的是喙突尖和内侧缘,是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喙肱肌、胸小肌的附着点。(图2-43)肱二头肌沟:内旋上臂,在肱骨的中点近侧,沟内含有肱二头肌的长头及其肌腱。(图2-44)
2、屈曲三角肌的前部和喙肱肌是肩关节的主要屈肌。胸大肌的是间纤维、肱二头肌、前锯肌、斜方肌为次要的屈肌。(图2-45)三角肌:起点在锁骨外1/3、肩峰、肩胛冈。止点在肱骨三角肌粗隆。后部肌束(脊柱部):外展肩关节90°屈曲肘关节,在肩关节的后部可触及。(图2-46、2-47)中部肌束(肩峰部):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图2-48)三角肌的前部肌束(锁骨部):做肩部水平向前推的动作,可触摸到该肌束。(图2-49)
喙肱肌:前屈外展臂部并屈曲肘关节,在臂部的内侧面、肱二头肌的后方能感到一条绷紧的条索状肌肉即是该肌。(图2-50)起点:喙突。止点:肱骨中部内侧。(图2-51)肱二头肌长头肌腹:在肘区的前面、臂的前面一直到三角肌的下面,屈伸肘关节动作能更好在显现该肌腹。。(图2-52)肱二头肌短头肌腹:在上臂前面近端1/3处,靠近胸大肌。(图2-53)肱二头肌肌腱:前臂旋后,抗阻力屈曲肘关节,在肘窝处可触摸到。(图2-54)
肱二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止点在桡骨粗隆。(图2-55)前锯肌:重复做短促的吸气动作,可看到附着在肋骨的指状突起出现在后方的背阔肌和前方的胸大肌之间。。(图2-56)起点:第1-8肋骨。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图2-57)斜方肌:从枕骨突起向外向下到锁骨外1/3为上部纤维。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冈的内侧,沿下胸椎棘突的内侧向下走行。压低肩胛骨明显。中部纤维从肩峰到第7颈椎和上部胸椎的棘突处可触及,内收肩胛骨明显。斜方肌呈扁平状,由于纤维的旋转会触到像条索状的结构,正常无紧张,无压痛。(图2-58)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的后部纤维是肩关节主要的伸肌。小圆肌和肱三头肌长头为资格的伸肌。肩关节伸直疼痛提示收缩肌肌腱炎。(图2-59)
3、伸直背阔肌:在上臂的内侧面,胸廓后外侧部可触摸到该肌。(图2-60)起点在下6个胸椎棘突和全部腰椎棘突及髂嵴。止点:肱骨小结节嵴。(图2-62、2-63)大圆肌:在上臂的内侧面,胸廓偏后侧向上推,有一明显的肌性突起即是该肌。(图2-61)
小圆肌: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旋前,在肩胛外侧缘的三角肌和大圆肌之间既是该肌。(图2-64)肱三头肌长头近侧端肌腱: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各90°,前臂远侧端抗阻力外展肘关节,在肩后部三角肌的后束肌纤维和小圆肌的外侧可触及该肌腱。(图2-65)肱三头肌:起点: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内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内下方的骨面;外侧头起于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止点:尺骨鹰嘴。。(图2-66、2-67)
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为肩关节外展肌。三角肌的前后纤维和前锯肌有辅助作用。阻力肩关节外展疼痛提示收缩肌腱炎。(图2-68、2-69)
4、外展三角肌的中部(肩峰部)肌束:肩部外展在前束和后束之间为中部。冈上肌:臂部外展,在冈上窝内可触及该肌。(图2-70)5、内收胸大肌: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第1-6肋软骨。止点:肱骨大结节嵴。(图2-71、2-72、2-73、2-74)
6、内旋肩胛下肌、背阔肌、大圆肌、胸大肌是主要的肩关节内旋肌。(图2-75)肩关节内旋疼痛多是收缩肌肌腱炎引起。肩胛下肌:触摸该肌必须使肩胛骨与胸廓之间隔离一定间隙。手指的外侧为背阔肌,内侧前方为胸大肌,指腹下为肩胛下肌。(图2-76)起点:肩胛下窝。止点:肱骨小结节。(图2-77)
7、外旋冈下肌和小圆肌为肩部外旋的主要肌肉。三角肌的后部纤维辅助外旋活动。(图2-78)冈下肌:起点:肩胛骨冈下窝。止点:肱骨大结节中份,在冈下窝可触摸到。(图2-79)小圆肌:起点: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点肱骨大结节下份,在肩胛骨外侧缘的三角肌和大圆肌之间可触摸到。((图2-80、2-81)
8、耸肩(肩关节上抬)斜方肌的上部和肩胛提肌为主要的肩关节上提肌。抗阻力肩关节上抬疼痛提示收缩肌腱炎。肩关节上抬无力提示副神经及C4-6神经损伤。(图2-82)9、肩关节下降大、小菱形肌是肩关节的下降肌,由斜方肌的中部纤维辅助(斜方肌的中部纤维覆盖于菱形肌上)。肩关节的下降疼痛提示收缩肌肌腱炎,或胸椎疾病。肱骨内收和伸直无力提示菱形肌固定肩胛骨无力。(图2-83)菱形肌:起点:下位颈椎和上位胸椎棘突。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图2-84)
10、肩关节前伸前锯肌为肩关节的主要前伸肌。该肌维持肩胛骨下角靠在胸壁,使下角向上旋转。前伸疼痛是收缩肌肌腱炎。前屈无力提示前锯肌无力,出现肩胛骨内摆。做“推墙试验”可引出。前锯肌无力,不能充分旋转和外展肩胛骨,而不能前屈上臂完成上举。(图2-85)前锯肌:起点:第1-8肋骨。止点:肩胛骨内侧缘及下角。(图2-86)
关于举办“全国第二届新九针疗法临床应用技术研修班”的通知
各级有关医疗机构及从业医师:
为了普及推广新九针疗法临床治疗技能,同时交流各地医学临床诊疗先进经验。由医院医院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二届新九针疗法临床应用技术研修班”将定于年12月22日在河北石家庄市举办。届时将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授课,欢迎贵单位组织相关人员参加。
一、疗法介绍:
“新九针”疗法由于历史的原因,源于远古时代的“九针”疗法,逐渐后世医家放弃,导致“九针”中大多针具的流失。为了全面地继承和发展我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山西省针灸研究所首任所长师怀堂教授,带领全所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努力,将两千年前就广为临床使用、种类丰富、治疗病种多样的“古九针”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考证及研究,于年改制出最初的新九针针具,该针具包括了镵针、铍针、锋钩针、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磁圆梅针、鍉针、圆利针、毫针、长针。结合临床多年的丰富经验,反复探索,研制出了系列“新九针”针具,试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创制了独特的新九针疗法。由于改制后的新九针既保留了其原有的优点,又结合多种现代学说和技术,一经问世,就被国内外针灸界同仁赞誉为“新九针”,这一疗法也便成为“新九针疗法”。“新九针”是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
新九针临床应用的治疗范围:
(1)鑱针:皮肤病,慢性胃病,面瘫。
(2)磁圆梅针:肩周炎,静脉曲张,小儿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小儿遗尿症,动脉硬化,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不孕症。
(3)鍉针:慢性咽炎(一次治愈),软组织挫伤,肛肠痔瘘。
(4)锋钩针:肩周炎,筋膜炎(一次性治愈),神经性头疼,腰背肌劳损,腱鞘炎,脑血栓后遗症,顽固性疼痛,胃痉挛,哮喘,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
(5)火针:慢性胃肠炎,结肠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中风后遗症,盆腔炎,痛经,顽固性失眠,网球肘,腰肌劳损,创伤性关节炎,甲状腺囊肿,阳痿,面瘫,末梢神经炎,扁平疣,皮肤结核,牛皮癣。
(6)圆利针治疗:癫痫,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肌肉关节剧痛,腰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肌无力,脑外伤后遗症。
(7)铍针治疗:皮肤良性瘤,体积较大疣,肛肠息肉。
(8)梅花针治疗:顽固性头痛,失眠,中风后遗症,神经性皮炎
(9)三棱针治疗:头痛,高热,急性咽炎,四肢麻木,小儿营养不良。
(10)多种针具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失眠,神经性头痛,抑郁症,慢性鼻炎,三叉神经痛,面瘫,面肌痉挛,腰腿痛,足跟痛,甲状腺疾病,帕金森,耳聋,耳鸣,近视,斜视,视神经萎缩,无痛针灸减肥,美容(祛斑、去皱、美白)等。
新九针疗法施针原则及治疗范围:
(1)辨证施针针分主辅,合理配伍,系统治疗。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针具,以发挥各种不同针具各自的治疗作用的同时,通过不同针具的相互配合而产生的独特的治疗效果。
(2)目前,新九针疗法对种病证具有显著疗效。这一疗法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针灸的治疗范围,填补了针灸治疗方面的某些空白。如磁圆针治疗静脉曲张,火针治疗外阴白斑、疣赘等,开拓了针灸外科、针灸美容等新的领域。
新九针疗法的六大特征:
(1)有效性:医学的发展对某些疾病来说还是治疗乏术,束手无策。新九针疗法的一大特点就是对许多目前尚不明了发病机制的治疗乏术的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如鑱针治疗口腔黏膜白斑;火针治疗痹证、外阴白斑;梅花针治疗脑血管系统疾患;毫针“滞针手法”治疗术后肠粘连等。
(2)安全性:目前,一般的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危害非常的大,物理疗法对人体的副作用及产生的危害已经引起人们的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