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贝贝妈,在这里想对大家说圣诞节来到,请把匆忙的脚步放慢点,让心情变得更加美丽从容;圣诞节来到,请把忙碌的日子变空闲点,让生活变得更加悠闲如风;圣诞节来到,请把朋友的思念收点,让祝福变得更加贴心温暖;在这里我代表我和帅妈妈祝大家圣诞节快乐!今晚的分享会,给大家分享----发热不是病,只是生病的信号!
为什么孩子比大人容易发热?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比成人的活跃得多,他们正处在生长期。发热本身只是一种症状,而非一种疾病,它是孩子身体对抗外来病菌侵袭出现的正常反应,是孩子即将生病的信号。只要体温不超过38.5℃,且精神活跃,食欲旺盛,哭闹不厉害就无须特殊处理。如果孩子持续高热,一般要使用退热药物。
孩子为什么会发热
发热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让家长困惑的问题。孩子为什么会发热?该不该给孩子吃退热药?孩子发热后如何处理?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家长往往很难从门诊医生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因为门诊医生给每一位患者的时间有限,在医生眼里这些都是基本问题,不必详细回答也没有时间详细回答。
人体与病原微生物作战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毒素和化学因子,这些毒素和因子刺激人体,就会引起发热。一般来说,发热越厉害,说明人体和病原微生物的战斗越惨烈。
发热是人体的防御系统和外来入侵的病原作战的结果,发热不是一个具体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合并发展的一个过程。发热越厉害,说明人体的反抗能力越强,但并不意味着疾病严重。
3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不强,即使有严重的肺炎,也很少出现高热。常见的高热疾病就是幼儿急疹,这个疾病多发于6-9个月的婴儿,体温在一般都在39℃,高烧3天。但孩子的精神一般很好,72小时退热后,颜面出现红色皮疹,2-3天皮疹消失,痊愈,几乎没有后遗症。
发热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发热可以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病原菌对人体的破坏。大部分病原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7℃,温度升高后,病原菌的繁殖能力会明显降低。所以,如果孩子的体温不超过38.5℃,一般来说,不需要跟孩子服用退热药物。
但是,高热也有其不好的一面,高热可能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引起系统功能的絮乱,导致重要器官的损伤。持续高热会使人体食入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增强、变快,加大了机体对氧气的消耗,加重人体内器官的负担。持续高热最终会使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增加了其他继发感染的危险。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尤其是5岁以下的孩子在发热时易发生惊厥,从而对大脑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小儿发热,尤其是高热时,应及时给予退热处理。发热的程度取决于人体的抵抗力,病原的数量及毒性。预防发热主要是增强的孩子的抵抗力和减少病毒的数量,其中后者更具有操作性。呼吸道入侵的病原,它们的主要入侵点就是鼻腔和嗓子。戴口罩可以减少原进入呼吸道的机会。坚持清洗鼻腔可以有效预防病原在鼻腔中停留、黏附。多喝水可以有效减少嗓子里的病原菌的数量。
发热是孩子常见的症状,也是家长最担心的病症,对于发热,不同年龄的孩子的症状也不尽相同。3个月以下的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由于发热机制发育不成熟,很少发热,即使有严重的感染,发热也不明显。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高烧,最好使用物理降温,解开衣服散热,或者用温水(35℃~39℃)洗澡降温,最好不要使用酒精。6~10个月的婴儿,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幼儿急疹,孩子高烧39℃~40℃,耳后淋巴结或者枕后淋巴结肿大(也就是在脑后可以摸到疙瘩),孩子精神好,不影响吃和玩。发热3~4天,主要降温方法是服用退热药物和物理降温。
1岁以上的孩子,正是脑神经发育的阶段,很容易出现高热惊厥。所以当孩子发热超过38.5℃的时候,一定要先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医院,也不要把孩子裹得严严实实。因为孩子的出汗功能发育还不成熟,越捂孩子,发热就越厉害。很多孩子的高热医院的途中或者就诊期间。如果孩子的大便比较干,除了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以外,还可以使用开塞露来达到通便降温的效果,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来说尤其需要如此。
退热药物可以交替使用,以便减少单一药物使用的次数和副作用。高热伴有头痛、头晕、口臭或者恶心呕吐时,首先考虑急性鼻窦炎。高热伴有咳嗽,尤其是当孩子深呼吸就诱发剧烈咳嗽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肺炎。高热伴有脓血便、肚子疼,要考虑细菌性痢疾或者大肠杆菌感染。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家医院检查:
1.3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热超过39℃;
2.体温超过39℃,伴有头疼、呕吐;
3.精神不好、烦操、嗜睡;
4.出现皮疹或者出血点;
5.剧烈头疼,脖子发硬,频繁呕吐;
6.呼吸困难,或者前卤饱满突出;
7.高热惊厥。
七种导致高热的常见病
如果孩子是普通感冒、高热很少会超过3天,如果超过3天,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有其他疾病。常见的高热时间持续较长的疾病有;急性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疱疹性咽炎、疱疹性咽峡炎、幼儿急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如果高热4天,并且出现咳嗽,就要注意是不是转化为肺炎了。
1.急性鼻窦炎,是最常见的高热性疾病。急性鼻窦炎的最初症状不一定是鼻子堵和流鼻涕,而是头疼、呕吐、高烧,检查时会发现鼻窦部位有压疼。嗓子不一定有明显的红肿,24小时之后鼻子才出现症状,烧退后会出现咳嗽。鼻咽部集中了3组淋巴结,一般的细菌和病毒很难感染鼻窦。能够感染鼻窦的病原菌,要么毒性强,要么数量多,这就决定了战斗的激烈程度,战斗越激烈,体温就越高。
2.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致,扁桃体化脓,嗓子不一定疼,但是白细胞高,很容易诊断,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高热性疾病。
3.疱疹性咽炎,是由流感嗜血杆菌或者溶血链球菌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咽痛和高热,白细胞一般很高,使用抗菌素治疗的效果好。一般每年春节前后会有小范围的流行。
4.疱疹性咽峡炎,也是常见的高热性疾病,这是由一种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病症,有一定的流行性。
5.幼儿急疹,是由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导致的,多发于6~9个月的幼儿,突然高烧,没有其他症状,一般体温会在39℃~40℃之间,退热后全身出现红色皮疹,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
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病毒引起,全年均可病发。主要症状是高热,扁桃体肿大、化脓、颈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可能达到两三万,病情严重者可以造成肝脏和心脏不同程度的损伤。
7.中毒性痢疾,一般痢疾症状是肚子疼和拉肚子,而中毒性痢疾的主要症状是高热、精神差、面色发灰、发黄。病情严重者24小时内会出现中毒性休克,白细胞会很高。一般多发于夏秋两季。随着卫生条件的好转,现在发病越来越少。
远离两大诱因,让孩子少发热
孩子发热有两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其一是大便干,导致保护上呼吸道的主要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减少,使孩子免疫力降低,发生感染;其二是过敏体质,过敏体质孩子的鼻子特别敏感,很容易感染。
孩子会不会发热主要取决于人体和病原微生物的力量对比,人体主要的力量是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保护上呼吸道的抗体主要是免疫球蛋白A,也称为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它产生于肠道淋巴样组织和扁桃体中。大便干的时候,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就减少,敌我力量发生变化,所以大便干死感冒发热的主要诱因。
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天然免疫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可分为三种,即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
免疫球蛋白A分血清型和分泌性两种,血清型免疫球蛋白A可以调节细胞吞噬作用。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是机体黏膜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覆盖在鼻、咽、气管、肠和膀胱黏膜的表面,它能抑制微生物在呼吸道上皮附着,减缓病毒繁殖,是黏膜的重要屏障,对某些病毒、细菌和一般抗原具有抗体活性,是防止病原体入侵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外来抗原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局部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后,无须中央免疫系统的参与,自身就可进行免疫应答,产生分泌性抗体,即SigA。呼吸道分泌液中SigA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呼吸道黏膜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离不开人体的鼻腔分泌物,鼻子敏感是产生大量分泌物的最常见的原因,所以过敏体质的孩子容易感冒发热。
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