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气都胖那是你体内湿气在做妖

时间:2017-5-29 17:31:37 来源:急性扁桃体炎

湿气大作战

中医认为,湿气是引起一切慢性病的源头。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与寒在一起叫寒湿,与热在一起叫湿热,与风在一起叫风湿,与暑在一起就是暑湿。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药品都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生活中很多人患上了脂肪肝、哮喘、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都跟湿邪、痰湿有关。

湿气这个“怪兽”,二纯深有体会。早上睡不醒,头发爱出油,肠胃常年处于亚健康,还有被各种湿疹痘痘时不时“捶一拳”,去中医馆调理大姨妈,医生一把脉,首先来一句:你肠胃不好吧,体内湿气太重了(┬┬﹏┬┬)

对于湿气,可能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下面二纯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湿气的各种症状and解救方法。

湿气

如何判断对身体的影响:

1.头发爱出油、面部油亮,小肚子大(常有胀气),身体浮肿。

2.早晨起床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像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弹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浑身无力,容易犯困。

3.早上刷牙恶心干呕,嗓子里有丝丝拉拉不干不净的感觉。

4.早晨起床小腿肚子发酸发沉。

5.舌头伸出来时,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这叫“裙边舌”。

6.眼袋下垂,黑眼圈严重,肥胖,减肥后反弹,机能衰退。

7.大便不干净,便溏,容易黏在厕所冲不干净。

8.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9.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睡觉打呼噜,痰多,咳嗽、睡觉留口水、口臭、身体有异味,耳内湿(耳禅湿)毛发粗糙,易脱落。

10.如果体内已经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

湿气

祛除方法:

1.红豆薏米粥

这个在祛湿上长期食用效果会比较明显,建议当早餐吃。

特别说下,薏仁不容易煮烂,最好用高压锅,或者用豆浆机压榨。

2.艾叶泡脚

去药店买点艾叶,水煮开了放点艾叶进去泡,然后用来泡脚,注意水温一定要过热,保持水温十几到二十分钟,泡到你的背感觉热热的,最好能有少许汗出来,这说明你的血液在循环,药效也跑进你的身体里了。

此外要警示下,犯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感觉胸闷头晕的老人,经期妇女不宜用艾叶泡脚的。儿童也不宜用过热的水泡脚。

3.运动排汗平衡荷尔蒙祛湿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4.洗头时注意两点

在外洗头时,千万不要用了洗发精后湿头发按摩,这样会使湿气进入头皮(要吹干头发后再按摩)。

洗完澡(头)后要充分擦干身体水分。

5.保持衣物干爽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

6.避开生冷食物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

7.保持屋内空气流通

房间内的湿气如果很重,建议多保持空气流通,让空气带走湿气。地板湿了,立即拖干,免得湿气滞留。

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以打开风扇、空调,借助这些电器保持空气的对流。

8.按摩三穴位祛湿

处于身体三个凹陷处的穴位就是人体的排湿口。

膝窝的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肘窝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感冒发热、咽喉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腋窝的极泉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起到调理睡眠和解决心脏不舒服的问题,包括白领经常不明原因出现的心悸、胸闷状况。

9.保持充足睡眠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中医认为,睡眠与醒寤是阴阳盛衰交替的结果。而子午时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合阳”之时。

子时是指23:00-1:00,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属肝经循行之时;子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时是指上午11:00-1:00,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是气血流注心经之时;午时睡觉,有利于人体养阳。

因此,虽说晚睡早起,但晚上睡觉时间不应超过23:00,中午11:00到1:00间宜“小憩”一会儿,以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为宜。睡好子午觉,有助于阴阳之气的顺接,以顺应本节气阴阳交接之势。

找到“病因”之后,接下来就需要自己调理了~

希望大家都有一个棒棒的身体和元气满满的精神状态哟~

看此文用分秒,转发只需1秒呦~









































小儿白癜风治疗方法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dtm.com/jbcs/7448.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