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t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trends-love.com/shangye/16284.html
炎症
一、概述
(一)本质: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中心环节:血管反应)
(二)病因:生物性因子(病毒、细菌)是最常见的原因
(三)基本病理过程
1、变质:变性、坏死——损伤性过程
2、渗出:液体、纤维蛋白、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血管外——抗损伤过程(1、2、为早期)
3、增生:实质细胞、间质细胞增生——限制炎症扩散,修复损伤过程(晚期)
(四)炎症的局部表现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引起局部器官的功能障碍
1、红:局部血管扩张,充血
2、肿: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与细胞成分渗出
3、热:动脉性充血,血流加快,代谢旺盛
4、痛:渗出物压迫/炎症介质作用于感觉神经纤维末梢
总结:关于常考感染时WBC的改变情况:
(1)多数细菌感染(如急性蜂窝织炎)——中性粒细胞增多
(2)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3)病毒
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增多(如腮腺炎,风疹等)
(4)★特殊:伤寒杆菌,立克次体,原虫,多数病毒——白细胞减少
二、急性炎症
机体对致炎因子的快速反应
目的是把WBC和血浆蛋白运送到炎症病灶,杀伤和清除致炎因子(血管反应、白细胞反应)
(一)血管反应(炎症反应中心环节)
1、血流动力学改变
(1)细动脉短暂收缩(仅几秒钟)
(2)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神经+体液因素组胺,NO,缓激肽,PG等)
(3)血流减慢: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加→血流速度减慢
★以上3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并没有时间先后顺序
2、★血管通透性增加
(核心:内心细胞改变)
(1)内皮细胞收缩,间隙变大:组胺,缓激肽,白三烯等
(2)内皮细胞损伤:
①速发性持续反应:烧伤,化脓菌感染
②迟发性持续反应:轻、中度的热损伤
③白细胞介导的内皮损伤
(3)内皮细胞穿胞作用增强:吞饮增加
(4)新生毛细血管高通透性:内皮细胞连接不健全
★注意区分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管通透性增加
(二)白细胞反应
1、白细胞渗出★(炎症反应最主要的特征)
(1)白细胞边集:血管中心→血管边缘
(2)白细胞滚动:白细胞在内皮细胞上翻滚——选择素
(3)白细胞黏附: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着——整合素
(4)白细胞游出:白细胞(通过阿米巴运动穿透血管壁)→血管外
①急性炎症早期24h:中性粒细胞为主
②急性炎症晚期24h:单核巨噬细胞
③病毒:淋巴细胞
④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
(5)白细胞游走到炎症病灶
血管外(在趋化因子的作用下)→炎症病灶
2、白细胞激活
(1)吞噬作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
(2)免疫作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3、白细胞介导的组织损伤作用
WBC释放水解酶等引起自身正常组织损伤
(三)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
1、血管扩张:PG,NO,组胺
2、血管通透性升高:5—HT,组胺,C3a,C5a,缓激肽,LTC4,LTD5,LTE4,PAF,P物质
3、趋化作用,白细胞渗出与激活:TNF、IL-1、IL-8、C3a、C5a、白三烯(LTB4)
4、发热:IL-1,TNF,PG
5、疼痛:PG,缓激肽,P物质
6、组织损伤:白细胞溶酶体酶,活性氧,NO
(四)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
1、浆液性炎
(1)特征:浆液的渗出
(2)好发部位:黏膜,浆膜,滑膜,皮肤,疏松结缔组织
(3)一般较轻,易于消退(如风湿性关节炎——不遗留关节畸形)
2、增生性炎
类风湿性关节滑膜病变——遗留关节畸形
3、纤维素性炎
(1)以纤维蛋白渗出为主
(2)假膜性炎:白喉,细菌性痢疾(发生在黏膜)
(3)大叶性肺炎:发生在肺组织
(4)绒毛心(风湿性心内膜炎)—发生在浆膜上
4、化脓性炎
(1)表面化脓和积脓:化脓性尿道炎/支气管炎
(2)急性蜂窝织炎:
①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流脑、小叶性肺炎等)
②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主要)
③好发于皮肤,肌肉,阑尾
(3)脓肿
①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
②由金葡菌引起(主要)
③好发于皮下和内脏
5、变质性炎
乙脑,阿米巴病,病毒性肝炎
6、出血性炎
(1)炎症病灶内大量红细胞渗出
(2)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炭疽等
7、间质性炎
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肝炎
8、肉芽肿性炎(慢性炎症的一种特殊类型)
伤寒、梅毒、结核病、结节病、风湿病、血吸虫病、异物肉芽肿、硅结节
三、慢性炎症
(一)一般慢性炎症的特点
1、炎症灶内浸润的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2、组织破坏:由浆细胞的产物引起
3、修复反应: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等
(二)肉芽肿性炎★
1、定义:以炎症局部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炎症
2、肉芽肿与肉芽组织鉴别
肉芽肿与肉芽组织鉴别肉芽肿肉芽组织见于特殊类型的慢性炎症不完全修复的必经之路肉眼观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组成成分类上皮细胞
多核巨细胞
炎细胞
新生毛细血管
成纤维细胞
炎细胞
3、分类
(1)感染性肉芽肿
①细菌:结核病,伤寒
②螺旋体:梅毒
③真菌:新型隐球菌
④寄生虫:血吸虫(慢性虫卵结节)
(2)异物性肉芽肿:手术缝线,石棉,铍,滑石粉等
(3)原因不明的肉芽肿:结节病肉芽肿,风湿病(阿绍夫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