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我国首例ldquo非洲猪瘟rd

时间:2021-10-9 13:38:38 来源:急性扁桃体炎

购买详情点图片了解

回看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真相

一、起因

(一)基本情况:

年6月中旬: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五五社区张某猪场大猪开始发病,先后用过药物控制(药品不详),大约2~6天出现死亡,不用药大致10天左右死亡,病死率%;找到当地某技术服务部,也未能确诊和控制。

图1、全国首例非洲猪瘟疫点

据送样人叙述:发病猪主要症状是高热、皮红、呕吐、便秘。他们现场剖解,可见淋巴结、心脏、肝脏、肾脏、小肠粘膜和肠系膜出血;其中,脾脏肿大到3~6倍,个别病死猪脾脏肿大到10倍,颜色变暗、质地变脆。

那期间:当地就有零星猪场出现类似病例,个别猪场因发病采用药物(药品不详),但无法治愈,因而将病猪全部清空。

图2、疫区封锁

(二)送检病料:

年7月20日:该技术服务部将张某猪场病猪肾脏、脾脏和淋巴结等病料送检设在吉林省长春市的军事科学院、医院、军事兽医研究所、流行病学课题组(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图3、军事兽医研究所、流行病学课题组

(三)确诊过程:

首先,该实验室采用RT-PCR和PCR扩增方法,对蓝耳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II型等的核酸进行扩增,结果均呈阴性。

然后,将样品进行电镜观察,看见类似于副黏病毒的非典型病毒样颗粒,直径~nm。

图4、类似副黏病毒的非典型病毒颗粒

属于单股RNA,有包膜的病毒颗粒,具多形性,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杆状或丝状等。直径~nm。副黏病毒科的主要成员及所致疾病有:猪腮腺炎病毒、猪宜麦病毒、牛副流感病毒、牛瘟病毒、羊小反刍兽疫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犬瘟热病毒等。

至今,未见第二篇关于国内非洲猪瘟病毒电镜形态的文章和图片。根据病毒粒子大小,初步怀疑非瘟病毒。

接着、7月31日,进行病毒扩增的PCR检测。8月1日凌晨,结果出现为非洲猪瘟阳性;并进一步检测其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均为非洲猪瘟病毒阳性。从而,确诊本次病例为非洲猪瘟病毒感染,也是我国第一例感染非瘟病毒的猪场。

图5、非瘟核苷酸基因序列测定

二、调查

军事兽医研究所立即向农业农村部兽医局紧急报告了核酸扩增结果、书面疫情报告及测序结果。农业农村部据此安排了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紧急奔赴现场,调查疫情、采集病料。

图6、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

(一)流行情况:

1、生猪动态:发病场户张某与当地猪场从6月中旬,出现生猪发病,就像往常一样再购进仔猪。就这样在7月5日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高坎镇小仁境村王某家买入45头健康生猪。至此,张某猪场当时存栏生猪头。

2、传染溯源:农业农村部专家组在王某养猪场的粪便样品中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说明,该场最后染疫非瘟来源于王某猪场。至于王某猪场非瘟病毒从何而来,至今未见报道。

图7、是他扈荣良确认了我国首例非洲猪瘟

3、病情程度:该猪场陆续发病一个半月,发病猪全是kg/头的大肥猪。进入7月似乎更加严重。由于用药,一是通常以抗细菌为主的抗生素没控制住,二是过量的药物毒性加重病情,三是病毒性病原本身,综合作用结果,传染后期出现死亡。平常死亡3头左右,最高一天死亡10头左右。这样到8月1日累计发病47头,发病率12.27%;病猪死亡47头,致死率%;全场死亡率12.27%。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专家在总结这次案例,是这样评定的,该首例非瘟的发病缓慢,发病率低、死亡率低,病死率高。

图8、首非场发病率低、死亡率低、病死率高

(二)缓慢染疫:

1、剩余观察:剩余存栏生猪头,临床未见异常,这些与发病猪属于同场、同群、同养殖户饲养,全部表现健康。

2、发病示意:发病猪都属于相互间紧邻栏位,饲养人员长时间在舍内走动,传播依然极其缓慢,说明本病原不通过空气传播。

3、泔水检测:该场全部饲喂泔水,经对该张某猪场泔水检测,没发现非瘟病毒核酸阳性。但是,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存在传播病毒的风险。

三、核实

这样,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立即展开对该张某猪场疑似非洲猪瘟的认定检测。

(一)临床观察:

对刚病死的两头猪进行剖检。发现:脾脏极度肿大,一头肿大5~7倍,另一头肿大10倍,质脆梗死;肺脏出血与间质性肺炎;下颌与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扁桃体有陈旧性出血。肾脏肿大,但未见出血点。

(二)病原样品:

(1)两头病死猪的剖检病料,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脾脏和全血;

(2)30头临床健康猪的全血。

(三)血清样品:

(1)两头病死猪的血清;

(2)30头临床健康猪的血清。

四、确诊

(一)抗原检测:

通过荧光定量PCR和普通PCR,测序片段扩增。

两头病死猪的8份组织样品和全血均表现为阳性反应。进一步对抗原蛋白P72基因测序,为非瘟病毒基因II型。这也是后来我国广泛流行的非瘟病毒II型毒株。

图9、实时定量PCR扩增结果

图中扩增曲线从左至右依次为P、全血1、脾1、全血2、淋巴结2、肾2、淋巴结1、肾1、脾2。

30头临床健康猪的全血PCR检测非瘟病毒核酸抗原全部阴性。

(二)抗体检测:

同时,32份(含两头病死猪和30头健康猪)血清样品的非瘟特异性抗体均为阴性。

(三)首例公布:

为此,正式确诊该沈北新区张某猪场为非洲猪瘟首例疫点。年8月3日,由农业农村部正式向全国公布,沈北新区发现我国首例非洲猪瘟。年9月20日,由农业农村部以年第九期《兽医公报》正式向世界公布。

五、反思

(一)关于虫媒传染病要件:

虫体传媒始终未出现:从最初年8月1日“首例非瘟”,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张某猪场;到如今年7月27日第~例“非瘟”,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安民镇高速公路出口处截获的2车,以及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海洲高速公路出口处截获的一车,两例外省运入生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为止,暂告一段落。历时天,均未见到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报道钝缘软蜱染疫发病猪场。

图10、非瘟病毒虫媒钝缘软蜱

(二)关于流行临床与病理学特征:

1、未见各种日龄猪只易感的流行病学特征:肥猪阶段的大猪高度易感;其余猪场主要报道易感排序为,种猪、肥猪、育成猪、保育仔猪,最后乳猪(饥饿死亡)。

图11、全身败血呼吸困难

2、未做类症鉴别和细菌学排除性检查:败血性链球菌病多发生于中大猪与成年种猪,5~11月份高发,突然发病,发病率30~%,急性1~3天死亡,一般3~5天死亡,病死率30~90%。临死前,常见口鼻流出暗红色血液;有的病猪因胃粘膜弥漫性出血和肠道卡他性出血性炎症,可见便中带血。这点,败血性链球菌病与非洲猪瘟极其相似。

图12、电子显微镜下的猪链球菌

图13、临死前口鼻流出暗红色血液

3、肾脏出血时隐时现:最初的“首例非瘟”未见到病死猪肾脏表面出血点,这是区别于其它猪病的核心与关键。之所以叫猪瘟,就是有肾脏表面呈现“麻雀肾”样的针尖状出血点;而非洲猪瘟的病变特征也正是基于肾脏同样具有出血小点,只是程度轻一些,才叫非洲的猪瘟。另外,高致病性蓝耳病也有肾脏表面出血小点;败血性链球菌病也可见肾脏表面和切面皮质与髓质稀少的斑点状出血。

图14、肾脏表面针尖状出血斑点

4、消化道淋巴结未见血瘤样肿大:本次两头病死猪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仅见到大理石样病变。即使淋巴结有出血性血瘤样病变,也不排除败血性链球菌病也有相应病变。

图15、消化道淋巴结血瘤样肿大

5、脾脏肿大不见鉴别性诊断:在热性疫病的临床死猪剖检中,常常发现脾脏肿大。它们中有:猪丹毒大脾病、败血性链球菌病、猪肺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以及这次的非瘟。

6、没有尝试原发或继发病菌的药敏试验:仅凭猪场养殖户、基层兽医或门市服务人员说用了药,就认定所有抗菌素和中药对本病无效,较为简单。这对复杂的养殖生产疫病防控实践,难以产生真正的指导作用。

(三)关于形态生物学特征:

1、淋巴结触片可见单核细胞核破裂:组织学验查:采淋巴结组织作触片、染色,如镜检到淋巴细胞核破裂,即为非洲猪瘟,这是非洲猪瘟特征性组织学病变;而经典猪瘟则无此病变。此次组织学检查,未做这项重要的特征性核实。

图16、淋巴细胞核破裂

2、未见HAD红细胞吸附试验:红细胞吸附现象是非瘟病毒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当具有高致病性非瘟病毒感染猪体后,就将自身的血凝素(HA)传递给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通过这两类血液细胞将猪的红细胞吸附在自己表面,形成“玫瑰花环”或“桑葚”状现象,即有HAD反应的病毒株属于活性毒株。至今,HAD试验仍是OIE推荐应用最普遍诊断非洲猪瘟的经典方法。只是观察时间较长,一般为3~10天。

图17、非瘟病毒感染白细胞

图18、致敏白细胞布满吸附因子(HA)

图19、致敏白细胞吸附的红细胞显微图

凡无吸附红细胞的非瘟病毒,即使有非瘟病毒核酸阳性反应,都是无活性毒株,称为NHV毒株。目前,这类毒株多达株,都不具备致病性,但都有核酸阳性反应和有完整的病毒体。只是不产生吸附因子或没有血凝素(HA)。

图20、非瘟病毒HAD红细胞吸附模式

图21、非瘟病毒HAD红细胞吸附试验

3、病原学电镜观察是确诊的最根本依据:从这篇山东青岛《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全篇看,均未提到电子显微镜观测项目。除了PCR核酸阳性外,病原体本身却遗漏,似乎也可以像血粉中虽有非瘟核酸阳性、而无病原体即无活性那样的基本判断。

图22、目前的新型电子显微镜

4、电镜观察病原形态类似副黏病毒:从另一篇吉林长春《我国首次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现和流行分析》看,最初发病是在年6月中旬零星散发,接到病料时间为年7月20日。采自疫情脾脏组织病料,电镜观察到的病原体呈类似于副黏病毒RNA的非典型病毒样颗粒,病毒大小为~nm。见下图,疑似非洲猪瘟病毒电镜负染照片。

图23、类副黏病毒的非典型病毒样颗粒

同样是电镜下的观察:3年全国发生人类非典,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管轶副教授、博士于当年3月22日,在电子显微镜下首次发现非典病原为冠状病毒,直径80~nm。与冠状病毒相比,非瘟病毒更大,更容易看出。可至今为止,非瘟发生一年来,并没有看见各大学微生物学实验室、各省部级动物微生物检测机构公布电镜下清晰明白的病原照片。

图24、当年电子显微镜与配套设施

可能是病毒分离的政策限制,也可能是寻找困难。这,才是本病真正确诊的根本依据,却成为至今为止留下的一个很大的遗憾!至今,各机构发出的所谓非瘟病毒图片,仍然是国外早已公布的旧照片。我们已经进入到4G、5G电子时代,查看这样一个较大病毒体,应该不存在设备和技术障碍。

后记

从年,国外《家畜传染病学》翻译本进入国内,非洲猪瘟概念随之首次亮相新中国;七十年代中期“非洲猪瘟”进入我国《家畜传染病学》试用教科书;到年7月7日我国农业部畜牧总局就发布了《关于严防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紧急联合通知的补充函》以来,已经过去40周年。

不曾想,“非洲猪瘟”却在年夏季,正式叩响世界养猪大国,进入中国养猪行业。一年来,全国养殖场户没有输在高度严密的防控中,却倒在惊慌失措的行动里;在大小猪场的生产主体养殖人的共同发力下,将感染缓慢的非瘟病毒基因II型,似乎直接灌进了现代的高速度,不理智地将其转变成了想象中的基因I型,打破了自然虫媒病毒染疫的原本特性。至今,导致生猪存栏大幅度降低,严重影响到各省市自治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在回首非瘟一周年之际,生猪存栏现状让业界震惊,猪肉食品供应让群众担忧。来源:成都市坤宏动物药业技术部

参考文献

1、陈腾、扈荣良、吕宗吉、张国军等。《我国首次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现和流行分析》,中国兽医学报,年9月第9期,P.~。

2、王清华、段亚良、吴晓东等。《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中国动物检疫,年第35卷第9期,P.1~4。

3、王功民、田克恭主编。《非洲猪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年6月。

4、王志亮、吴晓东、王君玮主编。《非洲猪瘟》,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年9月第2次印刷。

来源:兽医资讯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

1.辽宁连续在截获的外省运入生猪中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

2.家庭猪场非瘟防控方案,超实用!!

3.猪病图谱大全,赛过一本好书!一定收藏!4.非洲猪瘟在我国快速传播,主要或是这四大原因!

特别提醒: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库》下载地址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如需PC电脑版需在电脑上下载。兽医全在线诚信为您服务。

注意:全科类兽医及水生动物类兽医考试题库都有哦。购买哪个专业可咨询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dtm.com/xgyy/13403.html
热点排行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要选择什么?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选择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首先……【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要选择什么?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选择一个有效……【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

慢性扁桃体炎治疗方法要选择什么?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选择一个有效……【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