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灸一下快速止痛

时间:2021-2-25 13:52:22 来源:急性扁桃体炎

  点击图片上方灸道堂,订阅   每天获取新鲜的养生资讯

  -------咨询-------

  咽喉肿痛一证,多见于喉痛、喉痈、喉风、喉痹、乳蛾、白喉及口腔疾病等病证。《素问·阴阳别论》:“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灵枢·本脏篇》:“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阳,天气也;阴,地气也。故阴阳之动,使人足病,喉痹起。”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主治二·咽喉》:“喉痹是相火,有嗌疸,俗名走马喉痹,杀人最急。”

  本证也包括观代医学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等病症。灸道堂中医研究院灸疗师表示,急性咽炎是咽部的急性炎症,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相当于中医学上的“风热喉痹”。慢性咽炎主要为咽粘膜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多发于中年人,相当于中医的“虚火喉痹”或“帘珠喉痹。”急性喉炎是喉粘膜的急性炎症,相当于中医的“急喉喑”。慢性喉炎是声带和室带的非特异性疾患,相当于中医的“慢喉喑。”

  

  本病常见证型有,风热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咽喉炎,以及虚火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喉炎。

  急性咽炎:多由风热邪毒侵袭咽喉,内伤于肺;热邪循经上逆搏结于咽。若因误治失治或肺胃邪热壅盛传里,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则上壅于咽。西医认为此病常由病毒感染,少数为细菌感染,以链球菌为主。另外,烟酒过度、高温、粉尘、烟雾及刺激性气体等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也可引起本病。

  慢性咽炎:多由病后余邪未清,或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循经上结于咽,咽失濡养所致。西医认为其由咽炎的反复发作或长期鼻阻塞及鼻部的炎性分泌物的刺激;或长期受理化因素的影响;或因心肝肾等慢性疾病而继发本病。

  急性喉炎:多由风热邪毒侵犯咽喉,内犯肺胃,肺胃积热循经上升,风火热毒,蕴结于喉,经脉阻滞,气血郁留而病。或风寒袭肺,肺气不利,寒邪凝聚于喉,喉部气血滞流,脉络阻滞而致。西医认为其由肺炎球菌、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或继发于急性鼻炎、咽炎之后,或因慢性鼻疾,张口呼吸,脓性分泌物下流刺激;或烟酒过度,而致病。

  慢性喉炎:多因素体虚弱,劳累过度,或久病而致肺肾两虚,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于喉部;或大声号叫,用嗓不当,耗伤气阴,损及喉咙脉络,而致气滞血瘀,痰凝而致病。西医认为其由急性喉炎反复发作,炎症不消;或未经治疗变为慢性。教员、演员等长期用嗓过度,或发音不当者;经常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的工作人员;长期烟酒过度或患有其他耳、鼻等慢性炎症者易发。

  总之,如果外感风热之邪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而致咽喉肿痛者,属实热证,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如肾阴亏耗,阴液不能上润咽喉,虚火上炎,而致咽喉肿痛者,属阴虚证,治宜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1.实热型

  (1)症状表现:咽喉红肿疼痛,干燥灼热,欲饮水,吞咽感觉不利,伴发热,恶寒,咳嗽痰黄,舌苔微黄,脉浮数,多为外感风热与肺胃实热之证。

  (2)灸疗原则: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主要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

  (3)灸疗处方:少商、尺泽、合谷、内庭、关冲、角孙、涌泉。

  (4)随症加穴:①咽喉肿痛者,加鱼际;②吞咽不利者,加天突;③寒热头痛者,加大椎、风池;④便秘者,加天枢。

  (5)灸疗方法:

  ①灯火灸:一般暴灸1次即可,个别患者翌日再作第2次。

  ②艾炷隔蒜灸:每次选3~4穴,每穴灸3~5壮,每日灸1~2次,4次为1疗程。

  ③独头蒜膏天灸:取独头大蒜一个,捣烂,取蒜泥如豌豆粒大,敷于经渠穴上,外加胶布固定。约5~6小时去掉。

  ④斑麝丸天灸:取斑蝥适量、麝香少许,共为细末,以黄酒或白酒少许调成泥状,制成绿豆大的药丸,分别敷贴于合谷,少商两穴,外加胶布固定。约1~2小时后除去。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作用。方中少商为手太阴经之井穴,取之以清泻肺热,尺泽为手太阴经之合(水)穴,取之以泻肺经之实热,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内庭为足阳明经之荥穴,二穴功能疏泄阳明之郁热,配以三焦经之井穴关冲,角孙以加强清泄肺胃之热,更取足少阴之井穴涌泉,以滋阴降火。数穴协用,共奏清泄肺胃之热而达消肿利咽之效。

  2.阴虚型

  (1)症状表现:自觉咽喉不适,微痛干痒,入夜加重,有灼热感或异物感,面潮红,虚烦失眠,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2)灸疗原则:滋阴降火,清利咽喉。主要取足少阴,手太阴经穴。

  (3)灸疗处方:太溪、照海、涌泉、鱼际。

  (4)随症加穴:①吞咽疼痛者,加天突、虎口;②午后微热者,加大椎。

  (5)灸疗方法:

  ①艾炷着肤灸:每次选2~3穴,多选用四肢部穴位。每穴灸3~5壮,艾炷如麦粒或绿豆大,每日灸1次。

  ②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2~3穴,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③黄连敷灸:取黄连3份,吴茱萸2份,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治疗时取上药适量,加米醋调如糊膏状,于晚上入睡前敷于双侧涌泉穴,油纸覆盖,胶布固定。翌日晨取去。每日敷灸1次,3次为1疗程。

  ④针上加灸:先以毫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然后于针尾上点燃艾圆灸之,艾炷如蚕豆大,每穴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

  ⑤萸附饼天灸:取生吴茱萸30g,生附子6g,麝香0.3g,大蒜汁少量,面粉少量,将三味药共研末,用面粉少量拌匀,加大蒜汁适量调和制成两饼子,将饼子烘热贴于两脚涌泉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约3小时后脚心发热,则火气下行,病即愈。

  ⑥桂萸膏天灸:取肉桂、吴茱萸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次用药末2g,以水调成膏敷涌泉穴,两穴交替使用,每天贴1次,贴后加胶布固定。24小时后揭去。

  (6)方义说明:本方具有滋阴降火、清利咽喉的作用。方中太溪为足少阴经之原穴,涌泉为足少阴经之井穴,照海为足少阴经和阴跷脉之交会穴,此两脉均循行于喉咙,故取上述三穴以滋阴降火,鱼际为手太阴经之荥穴,取之以清肺利咽而消肿。

  

  1.艾灸有较好的抗炎免疫作用,可控制和缩小炎症坏死面积,促进细胞修复性再生。而且本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无毒副作用、效高价廉、易于推广的特点。

  2.该病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灸法治疗本病效果很好,最多1次见效,2~4次痊愈,但应注意对原发病的配合治疗。

  3.对容易感染,反复发作的患者,虽经灸治而愈,但愈后仍宜继续施灸数次以巩固疗效,这样可以预防复发。

  4.避免有害气体的不良刺激,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力戒烟酒。

  5.患者平时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可以减少本病的再次发生。

国家人社部CETTIC灸疗师职业培训全国独家课程发展中心

灸疗师职业培训、考证开课公告

培训时间:年每月1日-15日(共计15天,全日制教学)

培训费用:元(颁发高级灸疗师证书)

费用包括:

1、人社部官方指定《CETTIC灸疗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

2、考试费、试卷费(CETTIC全国统考A或D卷);

3、《CETTIC灸疗师(高级)职业培训证》证书

4、照相费、复印费、证书快递费;

5、实操费、实操艾条费(灸道堂高端雷火艾条);

6、教学用具费、课堂笔记本、记事笔、培训费;

7、大医堂学员荣誉证书费、结业证书费;

8、第三届国际灸法大会VIP会员费。

报名、

报名(QQ)

CETTIC灸疗师职业培训唯一指定教学机构

一地学习,全国四大城市免费复训

一次缴费,全年不限次数循环听课

直通国际灸法大会VIP现场(价值元)

优先申报世界中联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委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dtm.com/ysty/12307.html
热点排行
慢性扁桃体炎该如何治

扁桃体发炎会出现弥漫性炎症,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用药物治疗会其不到太大所用,……【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慢性扁桃体炎该如何治

扁桃体发炎会出现弥漫性炎症,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用药物治疗会其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慢性扁桃体炎该如何治

扁桃体发炎会出现弥漫性炎症,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用药物治疗会其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