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刺血疗法史上最全

时间:2022-7-16 16:51:01 来源:急性扁桃体炎

三棱针源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

《灵枢·九针论》认为锋针主要用于“泻热出血”。古人对刺络放血十分重视,《素问·血气形志》认为:“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提出了刺络放血的治疗原则“宛陈则除之”,“血实宜决之”。《灵枢·官针》中更有“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络放血法。

《灵枢·血络论》中还进一步阐明了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范围,如“血脉盛竖横以赤”、“小者如针”、“大者如箸”等,并指出有明显瘀血现象的才能“泻之万全”。本法具有开窍泻热,活血消肿作用。

操作方法(一)针具三棱针多由不锈钢制成,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有大、中、小三号,以中、小两号为常用。针具使用前应先行高压消毒,或放入70%~75%乙醇内浸泡20~30分钟。(二)针刺方法施针前,局部皮肤用含2%碘酒的棉球消毒,再用酒精棉球脱碘。三棱针正确的持针方法为,用拇指、示指(食指)捏住针柄,掌握针刺方向,中指端紧靠针身下端,控制针刺深度。针刺方法有以下四种。1.点刺法针刺前,在预定的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指、示指向针刺处推按挤压,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消毒后用左手拇指、示指、中指夹紧或捏起被刺穴位,右手持针,针尖露出1—2分,对准穴位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左手轻轻挤压针孔周围,右手用消毒棉球擦去血滴,使出血数滴至数十滴,最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本法常用于十宣、十二井、印堂、攒竹等穴。2.散刺法是对病变局部周围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不同,可刺10一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宛陈则除之”,去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本法较之点刺法,面积大且针刺多,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3.泻血法先用橡皮带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被刺部位的静脉刺人,立即退针,让血液自然滴出,松开橡皮带,待出血达到所需量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针刺深浅须根据静脉深浅、出血量的多少而定。本法适用于四肢部位的穴位,如委中、尺泽等。隔2—3日1次。出血量较多的可间隔1—2星期1次。多用于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病症。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挟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毫米,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或少量黏液。也有再刺入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等病症。(三)作用1.开窍醒神对于热陷心包、痰火扰心、痰迷心窍,以及暴怒伤肝、肝阳上亢等所致的口噤握固,神昏谵语,不省人事,便闭不通等实证者,用刺络放血可收到开窃启闭、醒神回苏的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昏迷、惊厥、癫狂及中暑等重危证者。2.泄热祛邪刺络放血法具有良好的清热泄火,宣畅气机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外感发热和各种阳盛发热。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某些急性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3.化瘀通络刺络放血法具有疏通经络,宣畅气血,祛除瘀滞的作用。适用于气血郁结经络或血瘀局部诸症。临床用于治疗血瘀所致的血管神经性疼痛、中风后遗症,以及各种因损伤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病症。4.调气和营刺络放血能调和营卫,适用于因气血悖行、营卫逆乱而致的眩晕、头痛、胸闷胁痛、腹痛泄泻、失眠多梦等病症。5.解毒急救一氧化碳急性中毒、酒精中毒、感染性中毒,以及虫蛇咬伤、疮疖痈疽等有较好的解毒功效,使毒邪随血出而得泄。(四)穴位选取1.特定穴因特定穴与脏腑经脉紧密相应,具有特殊功效,故为点刺放血所常用。如急救时常点刺十宣或十二井穴。2.奇穴经外奇穴对某些病症具有显著作用,故为点刺所常用。如点刺金津、玉液用于治舌卒肿,点刺太阳治眼红肿痛。3.其他部位病理反应点如胃脘痛、吐泻、瘰疬、眼疾等,可在胸、腹、背部寻找到细小的暗红点,此为脏腑在体表一定部位所呈现的反应点,可点刺出血;如血管显露处,多取头面、舌下、胴窝、肘窝、耳背、耳尖等处显露的静脉点刺放血;又如在瘀血、疮毒疖肿、皮肤病等病灶处,局部点刺放血。(五)出血量三棱针刺络放血疗效的好坏,与出血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而出血量的多少与患者体质、放血部位、病情有关。1.微量出血量在20滴以下,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顽癣、下肢慢性溃疡等。2.少量出血量在20滴以上,主要用于头面及四肢(趾)部穴位和急性热病,如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等。3.中等量出血量在15毫升以下,主要用于外科感染性疾病及部分急症,如疔、疖、痈疽、急性软组织损伤等。4.大量出血量在15毫升以上,达几十甚至上百毫升,可用于部分急症,如中风、癫狂等。治疗时,如放血量较多,可间隔1星期、1月,甚至半年1次;放血量较少,可间隔1~2日1次。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dtm.com/jbzz/1423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