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儿科陈静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病例摘要:
患儿男,5岁,主因“发热、皮疹3d”于年8月28日收入院”。
入院前3天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5℃,当天出现皮疹,初见颈部,24小时内遍及全身,呈密集而均匀红色细小丘疹,周身皮肤潮红,伴痒感。年8月26医院,血常规WBC8.23×/L,L%10.6%,N%80.1%,HGBg/L,PLT×/L,考虑猩红热,予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仍发热,8-10小时发热1次,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以发热原因待查收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大小便正常。
入院查体:
体温:37.9℃、脉搏: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5/65mmHg、体重:17公斤。神志清,颜面潮红,可见口周苍白圈,周身可见密集而均匀红色细小丘疹,疹间皮肤弥漫性潮红,腋下及腹股沟区皮疹密集,形成帕氏线,可见少许皮肤抓痕,腹部及手足可见粟粒状汗疱疹,无破溃及溃疡,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双眼睑无浮肿,巩膜无充血,无异常分泌物,口唇粘膜微干,无皲裂,口腔粘膜光滑,草莓舌,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凹凸不平,咽喉壁可见脓性分泌物附着,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体征。
入院检查:
血常规WBC11.0×/L,L%9.1%,N%82.1%,HGBg/L,PLT×/L,CRP10mg/L。尿常规正常。降钙素原0.2ng/ml。病毒五项: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EB病毒IgM抗体均阴性。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阴性,风湿因子(RF)阴性,血沉(ESR)30mm/第一小时末。肝功能、心肌酶、肾功能大致正常。胸片、心电图无异常。心脏超声未见异常。
入院诊断:猩红热
诊疗经过:
入院后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等治疗。入院第二天患儿仍发热,周身皮肤充血稍减轻,皮疹增多,腹部及手足皮疹增多明显,呈粟粒样汗疱疹,无破溃,躯干部有少许脱屑。
病例分析:
住院医师:依据患儿发热、皮疹病史,发热当天出皮疹,皮疹呈红色密集均匀小丘疹,疹间皮肤充血,可见口周苍白圈、草莓舌及帕氏线,咽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凹凸不平,咽喉壁可见脓性分泌物附着,临床诊断猩红热。患儿发热时间较长,皮疹渐增多,躯干部有少许脱屑,腹部及手足出现大量汗疱疹,应想到4S综合症,患儿口周无放射性皲裂,眼无脓性分泌物及假膜形成,结合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CRP阴性,诊断依据不足,必要时做血培养及分泌物细菌培养助诊。
主治医师:依据患儿发热当天出皮疹病史,咽峡炎、草莓舌改变,有典型口周苍白圈、帕氏线及猩红热样皮疹,结合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增高,临床诊断猩红热成立,待进一步查ASO,寻找病原学依据。患儿发热时间长达5天,皮疹渐增多,出现草莓舌,血常规血小板稍高,血沉稍增快,应注意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发热当天出现皮疹,呈密集粟粒状小丘疹及汗疱疹,疹间皮肤充血,且患儿浅表颈部淋巴结无肿大,无口唇皲裂、结膜充血及手足硬肿等改变,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无异常,不支持,观察抗感染疗效,必要时复查血沉及心脏超声。
副主任医师:
依据患儿5岁,发热、皮疹病史,发热24小时内出现皮疹,初见颈部,迅速遍及全身,呈均匀密集红色细小丘疹,疹间皮肤弥漫性潮红,有口周苍白圈、帕氏线,手足及腹部有粟粒状汗疱疹,咽峡炎改变,结合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增高,可临床诊断猩红热,入院时查ASO阴性,考虑发病时间短,应再复查;患儿皮疹增多,仍发热,考虑患儿为出疹期,感染控制欠佳,应继续抗感染治疗。患儿发热出皮疹,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1.川崎病:本病好发年龄为小婴幼儿及较小儿童,持续发热超过5天,皮疹多在发热后2-3天开始出现,皮疹形态接近麻疹和多形性红斑,亦有猩红热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但无疱疹、溃疡及结痂,指(趾)端红肿、恢复期见大片脱皮,冠状动脉可发生扩张。2.渗出性多形性红斑:本病临床特征为皮肤及粘膜同时受损,眼及口唇、生殖器和肛门最易受累,多种形态皮疹,以疱疹为主,疱疹破裂后可形成溃疡,有剧烈痛感及烧灼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嗜中性及嗜酸细胞增高,继发感染的脓性分泌物应作细菌培养。3.幼年类风湿:本病发热时间长(可达数周至数月),发热时伴寒战和全身中毒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肌肉和关节疼痛,皮疹呈淡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以胸部和四肢近端多见,随着体温升降而出现或消退,约半数病例有肝脾肿大,多数有全身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CRP明显增高,血沉明显增快,类风湿因子可呈阳性。
进一步诊治情况:
患儿入院第三天体温呈下降趋势,食欲好转,皮肤充血明显减轻,周身皮疹未增多,躯干部呈鸡皮样改变,有少许脱屑,手足皮疹呈粗沙纸样改变,咽充血减轻,咽喉壁脓性分泌物减少,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第四天,患儿热退,一般情况好,周身皮肤充血不明显,躯干部皮疹呈糠麸样脱屑,手足开始成片脱皮,无渗出及疼痛感,复查血常规WBC9.35×/L,L%19.50%,N%62.20%,HGBg/L,PLT×/L,CRP56mg/L。继续抗感染治疗。第七天,患儿一般情况好,周身皮疹均有糠麸样脱屑,手足有大片脱皮,杨梅舌,咽稍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咽喉壁脓性分泌物消失,心肺腹无异常,复查血常规示WBC10.46×/L,L%28.7%,N%55.7%,HGBg/L,PLT×/L,CRP10mg/L。血沉正常。ASO阳性。尿常规正常。
明确诊断:
猩红热:依据患儿发热、皮疹病史,咽峡炎、草莓舌改变;皮疹于发病24小时迅速出现,呈密集均匀红色细小丘疹,疹间皮肤潮红,有口周苍白圈及帕氏线,腹部及手足处有粟粒状汗疱疹;恢复期体温正常,皮疹开始脱屑,呈糠麸样,手足呈大片脱皮,诊断猩红热,结合复查ASO阳性,支持链球菌感染。
以上三图为患儿入院第二天时拍摄,处于出疹期
以上图片为患儿入院第7天拍摄,处于脱皮期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yxj.org.cn稿费:—小编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