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中医范圣华微博汇要集合到一起,

时间:2017-3-12 9:47:32 来源:急性扁桃体炎

25疱疹性咽炎和手足口病的湿和热

1、又见疱疹性咽炎年7月11日,来信说,范老师,XX又发烧了,39度2,舌苔白腻,舌尖红,苔有草苺状红点儿,嗓子又起泡了,又一轮疱疹咽峡炎,我郁闷,给她吃点儿啥药退个烧?嗓子里起的泡也是红色的,还有破了的。2、警惕新一轮疱疹性咽炎对宝宝“下手”了近期,北京地区新一轮疱疹性咽炎出现了,不少孩子发烧,咽喉红肿疼痛。在此提醒各位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烧、疱疹、疱疹性咽炎等疑似症状,切不可大意。若是高烧,医院处理。3、疱疹性咽炎属于湿和热从中医的角度上看,疱疹性咽炎为湿和热。起水泡不就是身体有湿吗?嗓子发红,甚至高烧不就是肺有热吗?回答是肯定的,疱疹性咽炎,虽然中医没有这个病名,然而却跑不出六气的范畴,即为湿和热。4、疱疹性咽炎治疗需化湿清热(1)温化水湿。湿为阴邪,非温不化。所以治疗此证必须要温化水湿,即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可以用茯苓,生姜,厚朴,苍术等。(2)清热法。清热根据热势高低。一般可以用银花、连翘、生石膏等。若是高烧则需要重用药量。(3)凉血利咽。热在血分即痛。故需要凉血利咽,可以用元参,牛蒡子等。5、疱疹性咽炎的孩子需这样吃食物根据疱疹性咽炎发病特点和天气特点,可以知道孩子的主要病症性质为热挟湿。故进行饮食调养需要1、清热。清热可以用芦根、牛蒡子、菊花。2、温化寒湿。故选用的食物以清淡为主,再辅助一些去火、温散化湿的食物。化湿可以用生姜、茯苓、藿香。6、防治疱疹性咽炎需这样推拿疱疹性咽炎需用下面的推拿法防治。(1)清热:清天河水5~10分钟,清肺经、清肝经各5分钟或以热推为准;(2)化湿:补脾经、揉丰隆穴各3~5分钟温化湿气。便秘加清大肠3分钟,小便黄加清小肠3分钟。(3)利咽:少商穴点刺放血,泻除咽喉部邪热。如此可以一天做1~3次。

7、病例介绍:笔者每用温化水湿,清热,凉血利咽法治疗疱疹性咽炎而奏显效。如年6月1日晚上一男孩,1岁,突发疱疹性咽炎,发高烧39°,不吃饭,口腔里疱疹较多,疼的直哭,大便干,小便黄等。根据症状,结合北京天气阴沉多日特点,仍诊为热挟湿。仍予以白虎加苍术汤加味。今日下午,发来短信告知已经热退身凉,开始玩耍并进食了。甚是感谢。

8、手足口病略谈

手足口病对中医来说也是新名词,但是手足口病对中医来说有什么新意吗?我们来分析一下就能明白。手足口病通常也是起水泡,病发在口和手脚。其实这几个位置都是脾胃所主,加上水泡和热,就知道本病也无非是湿和热而已,并无新意。只不过,和疱疹性咽炎相比,疱疹性咽炎病在肺,手足口病病在脾胃而已。治疗上也略有区别。

9、预防两种疾病的方法

这两种疾病的核心是湿和热,所以要预防这两种疾病,关键的就是要将湿和热散开。湿和热不能相合为病,自然也就不发生。

(1)做个香囊来预防

芳香化湿,可以用带有香气的药物,比如白芷、藿香、佩兰等。做个香囊能不能起到预防作用呢?也可以。因为有香气化湿,自然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26横擦脾胃区治孩子脾胃虚弱】近期不少孩子不爱吃饭,多是脾胃不好,可以用横擦脾胃区开胃消食。脾胃区是左侧背部第7椎到第12椎的区域。用手掌在左侧背部第7椎到第12椎的区域用力回来擦,即是擦脾胃区,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27小儿夜晚哭闹或者多梦,睡不踏实可以用艾条灸大敦、中冲穴。此为老中医彭静山先生治疗小儿夜啼的验方。方法是艾条点燃后距离大敦、中冲穴10cm左右,每天艾灸约5分钟,连续2~3天即可。

28简单三味药,竟然也有这般效果

1、还记得一周前的中午,既是病号也是朋友打电话来了,家里老人上腹部胀满不适3周了,大便略难。问问起因,言道是3周前因受凉而致。2、遂于栀子豉生姜汤组方:炒栀子6g、淡豆豉6g、生姜4片用法用量:4付。开锅后水煎8分钟,内服,只煎一次。日一次。3、当天晚上在诊所出诊的时候,病号又来了。见面之后就说,大夫啊,这个药太好了,二十多天没有胃口吃饭了,今天晚上吃饭真香啊,肚子也不胀了。来之前,家里人还说,咱们看病回来之后再吃饭吧,我说,不行,咱们得吃饭以后再走。简单三味药,竟然也有这般效果。自己也为中医中药的疗效惊叹和欣慰。于是我也重新审视一下本次病例。4、受启发于郝万山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个大型的中医药经典课程示范教学项目,郝万山老师主讲《伤寒论》。郝老师讲到了用栀子豉汤治疗哮喘的病例。当时郝万山老师跟随一个老师门诊,遇到了一个每年到5月份就开始哮喘,到10月份哮喘就好了的哮喘病人。问问哮喘怎么得的。病人就说了,那是当年参加游行。从郊区到天安门很远,不想现在有各种车辆,当时要走着,所以在凌晨就集合,慢慢走到天安门游行。一直到中午,又累又渴又热,这时候喝了凉水。从那以后就开始哮喘。然后那位老师就给病人开了两位药:栀子、豆豉。病人拿了药,心里还是不踏实,这么少的药能治病吗?那位老师说,回家吃药就行。一周后,病人复诊,言道较前好转。然后继续栀子豉汤。此后病人复诊几次后就不再来了。再后来,郝万山老师碰到这个病人,问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哮喘的病人讲,哮喘已经好了,这次是因为其他的疾病。郝万山求教于那位老师,以前也没有见到有人用栀子豉汤治疗哮喘,您怎么用栀子豉汤治疗哮喘,并且效果这么好呢?老师说:虽然没有用栀子豉汤治疗哮喘的病例,但是考虑到病因病机,就应该用。当时病人又热又累又渴,然后喝下那么多的冷水。冷水凉,将全身的热给闭住了。热气郁在胸中就会导致哮喘。这就是把握了病症的病因病机,并予以恰当的治疗,疗效非常好的道理。一语点醒梦中人。5、症状虽异,病机一致。于是考虑到:本次胃部胀满不适的病号,病因是受凉之后,肯定有寒;出现了大便微微发干,说明体内微微有热。这个机理不是和上面用栀子豉汤治疗哮喘的机理一样的吗?一样的道理。症状虽异,病机一致。本病例也是寒气闭塞肺卫,脾胃为中焦枢纽,气机不能升降,郁滞于中焦则会痞满不适。这个时候只需要用栀子豆豉生姜汤一清里热,一散外寒,自然诸证好转。事实证明,效果也的确很好。虽不同的是,当时因为只是电话问诊,没有了解全面,为了增加散寒的力量,多加了4片生姜。昨天晚上又来复诊,胃脘部不适已经完全好了。

29溃疡的治疗办法:1、用中成药保和丸。2、小药方:炒栀子6g、淡豆豉6g、炒山楂6g、莱菔子6g。3、用大蒜片贴敷脚心涌泉穴。4、颈部、后项部揪痧,出啥为准。

30产后缺乳

1、茴香粥原料:小茴香10g,粳米75g。制作:把小茴香入适量水锅中上火,煎汤去渣,放入淘洗净的粳米煮成粥。也可将小茴香焙炒后研为细末,加入煮好的粥中。每日2次,趁热服,3~5日为1个疗程。功效:行气止痛,健脾开胃,通乳。适用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气,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以及乳汁缺少等。说明:一切实热病症,及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宜选用。2、红薯粥原料:红薯g,粳米75g。制作:把红薯削去皮,洗净,切绿豆大小的丁;粳米淘洗净,锅入适量水上火,烧沸后放入粳米、红薯丁,小火煮成粥即成。功效:健脾养胃,益气通乳,润肠通便。适用于脾胃虚弱,产后乳汁不通,便秘,大便带血,湿热黄疸等症食用。

31近期不少孩子脾胃不好,没有什么食欲。也可以用用下面的食疗方。党参、茯苓、炙甘草、陈皮、炒白术、莱菔子、炒山楂、木香各6g,也可以加2片姜。开锅后水煎15分钟,内服,日一剂。连用3~5天。在早上和中午吃饭之前服用。起到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的作用,很见效的。

32今天下午一7岁小朋友,面部肌肉抽搐2年了,时好时坏。妈妈很是着急的问:怎么能够治好?现在的加重是从9月份就开始了。像这样每到秋季加重的抽搐的很常见,从中医上讲叫燥气化火。用翘荷汤(连翘、薄荷、绿豆、炒栀子、生甘草、桔梗各3~5g)就能解决问题。

周前一位68岁妇人,全身乏力,高血压,焦虑症,甚至有癫痫10年病人。前医观其乏力脉弱,甚则两脉不见,皆为之虚,愈补愈差。观其上腹部硬满不适,舌略红,苔略白,脉弱。考虑到脉弱为痰湿阻滞,正气不充所致。证为湿热中阻,予三仁汤加减。6服药后焦虑、乏力、癫痫等症状大减。

34#儿科病小方小法#(1)风寒感冒小验方:生姜3~5片(如1元硬币大)、葱白3段(留根须)、淡豆豉3~6克煮汤,开锅后用小火煎煮5分钟即可(久煎效果减退),药液倒出后加入红糖适量(以口感甜甜的为宜)。主治儿童一年四季的风寒感冒:鼻流清涕,鼻塞,发热,喷嚏时作,咳嗽等症状。

35#儿科病小方小法#(2)风热感冒方:甜杏仁6g、银花6g、菊花6g、薄荷(后下)3g、芦根9g、淡豆豉3g、竹叶6g,冰糖适量。加减:咽喉痛再加胖大海6g。煎煮法:开锅后小火煎熬5分钟,然后加上薄荷,再煎熬3~4分钟出锅。注意:久煎效差。主治风热感冒:流黄鼻涕,发热、咽痛、尿黄,便干,舌红苔黄。

36#儿科病小方小法#(3)寒包火证感冒:甜杏仁6g、银花6g、菊花6g、淡豆豉3g、生姜3片、防风6g。煎煮法:开锅后小火煎熬7~8分钟出锅。注意:久煎效差。主治风寒入里化热,寒热并存,外寒内热证。症见:鼻流清涕和黄涕相兼,舌苔黄白相兼,既手脚发凉,又咽喉疼痛

37#儿科病小方小法#(4)治白粘痰方:五汁饮:麦冬汁、藕汁、牛乳汁、梨汁、甘蔗汁等饮服。煎煮法: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7~8分钟即可。或将之榨汁喝。也可以加些白糖。婴儿可将药汁放入奶瓶。好了不必多喝。主治感冒发热后吐白或黄粘痰,甚至痰粘成一个小块儿或小球球,难以咳出。

38数周前一7岁小朋友,哮喘多年,每天不定时的发作。孩子很瘦,我说孩子直起腰来,我看看舌苔。妈妈紧接着说,这孩子成天直不起腰来,总说累。虽然孩子舌红像是有火的样子,我仍用五味异功散加味治疗,除了杏仁没用一味平喘药,大约2周以后,效果初显,孩子平时没有哮喘了。

39#儿科病小方小法#(5)小儿咳嗽方:桑叶3g、杏仁3g、炒栀子3g、浙贝4g、南沙参6g、梨1个、淡豆豉3g、冰糖适量。将梨削皮,放入锅中,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7~8分钟即可。主治:小儿秋季肺胃阴亏燥咳,症见:夜里干咳、鼻涕粘稠、很少,甚至干结在鼻腔里,或者有些低热。

40#儿科病小方小法#(6)小儿咳嗽方:久咳方:山药30g(若是鲜山药用量加倍)、牛蒡子9g、红糖适量。用法:将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直到山药成粥。若是婴儿,则可以将药汁放入奶瓶里。主治孩子咳嗽日久,肺气亏虚证。症见久咳、偶咳、咳声不大、鼻流蛋清样鼻涕。

41#儿科病小方小法#(7)秋季耳鸣方:连翘6g、薄荷(后下)4g、绿豆6g、生甘草6g、炒栀子6g、桔梗6g、冰糖适量。用法:将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7~8分钟即可。主治孩子秋季突然出现耳鸣耳聋,流眼眵,口干鼻干咽干,牙龈肿痛,尿黄等病症。

42#儿科病小方小法#(8)咳声响亮方:清络饮:荷叶6g、银花6g、白扁豆花6g、西瓜翠衣6g、丝瓜络4g、竹叶6g。用法:将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7~8分钟即可。也可以加冰糖适量。主治孩子咳嗽时咳声响亮。此证为热在肺络,病症不重不轻,多清嗓子或有轻微痰声。

43#儿科病小方小法#(9)《幼幼集成》治幼儿感冒法:治疗小儿发热,不拘风寒食饮,时行痘疹,用葱白一握,捣烂取汁,少加麻油和匀,用手指蘸葱油运患儿头面、项背、心窝、手脚心等处。每处摩擦十数下,运完以厚衣裹盖,略疏微汗,不可令其大汗,刺法最能疏通腠理,宣行经络,使邪气外出。

44#儿科病小方小法#(10)治疗声音浊的咳嗽方:三香汤:栝蒌皮6g、桔梗6g、炒栀子6g、枳壳9g、郁金6g、香豉6g、降香6g、冰糖适量。用法:将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7~8分钟即可。若是有痰再加陈皮。主治:孩子咳嗽声音浊,舌红苔薄白或薄黄,略腻。同时伴有纳呆、略略头晕。

45#儿科病小方小法#(11)凉燥咳嗽方:杏苏散:杏仁6g、前胡6g、法半夏4g、生姜3片、陈皮6g、红枣3个、枳壳6g。用法:放入锅中,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7~8分钟即可。主治孩子在秋冬天气干燥,受风寒感冒。症见:感冒咳嗽,发烧,但是舌淡红苔薄白略干,吐清稀痰,鼻流清涕、口鼻干燥。

46#儿科病小方小法#(12)咳嗽痰多方:二陈汤:陈皮10g、法半夏6g、茯苓10g、炙甘草6g。用法:放入锅中,加水ml,开锅后,小火煎煮15分钟即可。主治咳嗽痰量多,颜色发白。若是咳嗽严重可加杏仁6g、痰发黄可以加黄芩6g;若是胸闷便干加瓜蒌6g。若是粘痰,痰少不在本法治疗范围之内。

47#儿科病小方小法#(14)按摩手心脚心和囟门防感冒法:《千金要方》言: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即晨起用手掌大鱼际轻轻在孩子手足心和头顶做环形按摩10分钟左右,可以预防感冒。注意:18个月内,前后囟门没有闭合者,要特别小心

48#儿科病小方小法#(15)咳嗽伴有呕吐方:宣痹汤:枇杷叶6g、郁金6g、射干3g、白通草3g、香豆豉6g、杏仁6g。开锅后煎煮7~8分钟。不少孩子感冒咳嗽后伴有呕吐,多为湿热郁痹肺气,胃气不降反升而致呕吐。该方苦辛通阳,轻宣肺痹。主治上焦湿热,症见感冒咳嗽低热,呕吐,舌红苔白或腻。

49#儿科病小方小法#(16)高烧方:白虎汤:生石膏(先煎)20~30g,知母6~10g、生甘草10g、大米1把。口唇干加麦冬9g、大便不通加生大黄(后下)6~9g、芒硝(冲服)9g。手脚发凉加桂枝6~9g。咳嗽加杏仁6~9g。主治高热,舌红苔黄,小便发黄。注意生石膏先煎30分钟,生大黄最后5分钟时放,大便通后就去掉。

50#儿科病小方小法#(17)小儿咽喉疼痛方:银花6g、连翘6g、射干12g、元参12g、牛蒡子9g、淡豆豉6g、竹叶6g、薄荷3g、芦根6g。主治孩子感冒以后咽喉疼痛,扁桃体肿大,小便发黄,大便干。

51#儿科病小方小法#(18)小儿哮喘方:麻杏石甘汤:炙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生甘草6g。辛凉宣泄,泄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肺热咳嗽、哮喘,症见喘息、口渴、发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如1男2岁,感冒2天后哮喘,发热,用后半天哮喘基本平复。孩子哮喘请遵医嘱,不要滥用本方。

52#儿科病小方小法#(18)受寒腹痛方:生姜20g、葱白4段,花椒6g、红糖适量。主治一年四季儿童受寒,突然产生的腹痛。孩子受寒腹痛,若是不能散寒,则寒气会长期留在体内,时时引起腹痛,甚至整个腰部也疼痛,甚至疼的直不起腰来。花椒止痛。上周六一小朋友腹痛半年,面色白,实际上就是一个受寒腹痛。

如何判断是受寒腹痛?最为直接、简单的方法就是用手摸一摸孩子的腹部,就会觉得孩子的肚子皮肤发凉。昨天下午教了一位小患者的妈妈这种判断方法。该妈妈试了试,果然在孩子的肚脐周围,后背等部位皮肤很凉。

53#儿科病小方小法#(20)过敏性鼻炎方:黄芩10g、山豆根6g、白芷9g、苍耳子6g、辛夷(包)10g。此方为北京小儿王刘弼臣老先生常用组合方子,并以此方为主,辩证加减治疗孩子过敏性鼻炎多有疗效。注意:中医强调辩证论治。具体应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有孩子吃下此药以后出现呕吐,食欲不振或者腹泻,应当注意服药方式。1、改为晚上服用。不要早上服用。2、在饭后服用,切莫空腹服用。空腹容易导致呕吐。3、服药的量要减少,一次不要太多,孩子小,可以两天一付药或者三天一付药。4、每一次的量减少。多次服用。

54#儿科病小方小法#(21)顽固性头痛方:选奇汤:防风6g、羌活6g、黄芩6g、生甘草6g。此为《兰室秘藏》中的小方子。药味少,药量小,作用大,功效好。可以治疗顽固性头痛。轻者几剂即可。曾用此方治疗各顽固性头痛,包括一例甲亢数年患者的顽固性头痛,具有好的疗效。

55#儿科病小方小法#(22)食积厌食方:炒山楂10g、炒神曲10g、炒麦芽10g、法半夏5g、陈皮5g、茯苓10g、莱菔子10g、连翘9g、香稻芽10g。主治儿童暴饮暴食,饮食不洁等导致脾胃食积,症见呕吐酸臭,口臭,大便干或者臭秽,舌红苔厚腻。

56今天下午给小宝宝看完病以后,他的妈妈说:“能给我看看吗?我每到来月经的时候就头痛,今天上午若不是吃了止疼片,今天下午就来不了这儿找您看病了。我自信满满,用采血针在患者双侧头维穴上放血,还没有用手挤,血液顺着脸颊留下来了。将血液擦干净。此时患者头痛已止。

57昨天下午复诊病号鼻塞,说这几天一直鼻子堵。我听了之后面带微笑望着她,“今天给你把鼻子通一通”。拿起针灸针,在中渚穴消毒后针刺进去。还没有行完针,就听到她啊了一声。我停下,回头看她。只听她说:“啊,怎么这么神奇,我的鼻子真的通了耶”。

本穴对风热侵入少阳经所致的鼻塞(鼻腔内觉得干燥,冒火)效果较好。还应注意,两手的中渚穴中,应选择以按揉时疼痛感明显的一侧中渚穴为准,此时效果较好。以对于受寒导致的鼻塞(常流清鼻涕)则以艾灸大椎,风门,肺俞等穴位效果较好。

58学医10多年来,感悟治病不难,难在辨证。辩证不难,难在抓病症的核心病机。朋友说,一治孩子近视有名之士告诉他,治疗近视的核心就10%。想想自己治疗过敏性鼻炎摸索多年的经验也就八个字(外寒内热,辩证加减),当真是病症的核心病机往往没多少。抓住了,受用无穷。

59#儿科病小方小法#(23)茉莉花茶治肺气郁闭便秘:肺气郁闭可致便秘。叶天士:“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以清之攻之不效。”此时用茉莉花茶一杯即可治疗。茉莉花茶味苦降气,芳香升清气,化湿气。一升一降,大便得通。

60#儿科病小方小法#(24)茉莉花茶治疗脾湿呕吐:儿童脏腑柔弱,易寒易热,极易受天气影响。小儿突然出现的呕吐,若是舌苔发白,平时口气不大,则多是脾胃生湿导致的(舌红表示有热)。湿气为有形之邪,阻滞中焦,胃气不降故致呕吐。茉莉花茶微苦能将胃气,清香能醒脾化湿。一升一降,呕吐可止。

61#儿科病小方小法#(25)单纯性鼻炎方:山奈30g、白芷30g、细辛10g、薄荷冰2g、鹅不食草30g。上药共研细面,贮瓶密闭备用。每次用少许涂鼻粘膜肥厚出,每天用3~4次,一般1~2周即可痊愈。此方加入硇砂3g、枯矾10g,还可以治疗鼻息肉,效果亦佳。此为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吕承全自拟验方。

62#儿科病小方小法#(26)单纯性流鼻涕方:小儿单纯性流鼻涕,平时鼻涕量多,颜色或黄或白,或浓或愁,没有感冒,发热、咳嗽、哮喘,没有明显的寒热虚实症状,不是鼻炎鼻窦炎。此为脾虚,肺气不能敛降所致。当健脾敛肺。用杏仁(后下)6g、枇杷叶6g、莲子9g、芡实6g。煎水喝,很快即可见效。

63#儿科病小方小法#(27)鼻翼痒方:无明显原因鼻翼两侧发痒,有时候痒的难受,用手指搓搓会感觉稍微舒服,有时候搓的鼻子通红。此为风热客肺。用:青黛5g、黄柏5g、生石膏10g、滑石粉10g。上4味药,研成细末混匀,用麻油或者橄榄油等调匀外抹,每日2次。一般1天后减轻,3天痊愈。(源于秦伯未医案)

64#儿科病小方小法#(28)口唇破裂方:嘴唇干裂,有疮面,口角裂,疼痛。属于脾火,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火,进一步发展为阴亏,嘴唇就会发干,而后有裂口。可用生石膏(先煎)20g,炒栀子仁6g,生甘草6g,防风6g,豨签草5g、生地6g、藿香6g、太子参6g。水煎服。日一剂,一般两三天即可见效。

65一次感冒,太阳穴胀痛甚至耳朵里的骨头也感到疼痛。遍揉头面、上肢诸穴,虽暂时缓解,旋又复痛,总觉病根未除。遂点足临泣,穴位处压痛明显。轻轻一碰,即痛剧。然揉之同时,顿感头痛若失,几分钟后,头痛已完全止住。之后凡遇偏头痛者,皆揉足临泣,多效如桴鼓。

66#儿科病小方小法#(29)青蒿浴治小儿感冒发热:广西中医王鉴钧每遇小儿感冒发热,3岁以内用青蒿g,3岁以上用~g,先将洗澡水烧开,加入青蒿后煮沸1~2分钟,将锅离火,焖出药味儿,待药汤温度适宜时倒入盆中,温洗患儿全身,洗后穿衣盖被片刻,令出微汗,热退而安,屡获良效。成人亦效。

67碰到儿童反复发作性的针眼、红眼病在耳尖、太阳穴、后背膀胱经小红点上放血,立竿见影,一两天好了。急性的扁桃体炎、咽喉痛、甚至急性喉炎在少商、商阳放血,很快缓解。其他如高烧,哮喘发作等都能迅速缓解。然后再配合汤药以治其本,中医大夫会针灸真是虎生双翼,好处多多啊。

68#儿科病小方小法#(30)治疗宝宝打嗝的穴位:翳风、内关。昨日我家孩子喝奶后突然打嗝,连连不止。后想起来治疗打嗝的穴位,翳风、内关。现在翳风穴点按了3分钟,然后点揉内关穴,十几分钟后,打嗝已止。

69#儿科病小方小法#(31)献给孩子的爱:治晕车呕吐的内关穴:十年前,在回家路上,遇一小儿哭闹不休,问其父母,得知:孩子晕车,欲呕,不舒服,故哭闹不休。心下不忍,遂将孩子的手放我手中,中指端点揉内关穴,几分钟后哭闹逐渐停止,再过几分钟,已安然入睡。春节来临,愿孩子少些车旅劳顿之苦吧。

70产后,脚后跟疼,手指疼痛,活动受限,此方确有疗效(我已服三个月)。党参20g,茯苓15g,炒白术18g,炙甘草10g,当归10g,熟地15g,川芎10g,白芍10g,陈皮15g,法半夏12g,杜仲12g,桑寄生15g,川断15g,菟丝子15g,苍术6g,怀牛膝6g。水煎服,两日一副药。早晚各一次,每次ml。

71孩子受凉拉肚子,用藿香正气水止泻宜贴肚脐,不宜口服。为什么?因为受寒也要分外寒和内寒。受寒腹泻,寒入脾胃,已属内寒,需直接温脾胃,非受寒感冒之寒在皮毛。而藿香正气水作用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口服散内寒作用弱,贴肚脐则通过肚脐的温阳作用散内寒。

72内关、太冲穴治疗膝关节疼痛疗效甚佳,多可立起沉疴。数月前,芊芊的姥姥左膝关节疼痛已久,下蹲,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我呵呵一笑,拿起针在对侧的内关穴上针下去,微行针得气。此时再让其下蹲,疼痛已十去八九。加针同侧太冲穴,疼痛几乎完全消失。至今没有再犯。

73#儿科病小方小法#(33)增食汤:太子参10g、怀山药10g、柴胡6g、前胡6g、藿香6g、荷叶6g、乌梅6g、贯众6g。主治小儿长期厌食。长期厌食多气阴两伤、虚实夹杂,单用消导化积、补益脾胃及苦寒攻下难以奏效。儿科中医蒋运祥自拟增食汤升胃气、护脾阴,理虚不忘祛实。以上为5岁儿童量,具体用药请咨询医师

74#儿科病小方小法#(34)夜咳验方豆豉梨:近来,听到不少家长说孩子一到夜里就咳嗽,可用夜咳验方:淡豆豉(药店有售)6g、雪梨1个。流清涕,或打呼噜,鼻塞可以加生姜5片。痰多加上茯苓10g,肺热用梨皮。夜里干咳用冰糖,流清涕就用红糖。将梨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开锅后小火煎煮10分钟即可。代茶饮。

75#儿科病小方小法#(35)风寒咳嗽方:炙麻黄4g、白前5g、前胡5g、杏仁(后下)5g、炒栀子5g、薏仁9g、冬瓜仁6g、太子参9g、苏子5g、法半夏4g、茯苓9g、炒山楂6g。小火煎煮10分钟后放杏仁,再过3分钟出锅,只煎一次,不可久煎。主治外感风寒入肺,以咳嗽为主。鼻涕清或黄,痰白或多或少。舌苔如下图均可

76#儿科病小方小法#(36)儿童清嗓子方:炙麻黄5g、清半夏5g、厚朴5g、茯苓6g、生姜5片、大枣3g、杏仁(后下)5g、防风5g、炒栀子6g。此为风寒入肺,肺气不宣,内生痰湿,风寒痰湿入络于咽喉。咽痛,小便黄者为郁而化热,加黄芩、元参各6g。以上为5岁儿童用量。具体嗓

77困擾了我兩個多月的外耳道炎,有幸得到

百会中医老師的指導,以:月石12g(沒有找到此味藥用白芷代替了)、青黛12g、黄柏18g、黄连18g打成粉,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後将药粉均匀塗抹在患處处。僅僅兩次就治好了,療效太神奇了。更加堅定了我的中醫夢了。再次感謝北京康信苑中醫門圆康

百会中医老師!

78:中医认为面部主要和阳明胃经有关系。如“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终堕....”。故恢复面部的光泽,消除暗斑需要调理阳明胃的经气。各位妈妈,您还在为面色发暗心情不爽吗?不如按摩一下内庭穴。

79去年治疗一老外腰痛数日,痛的无法入睡,只能半侧身睡觉。我抓住患者起立下蹲时腰痛的特点,在两手中渚穴都按了按,选择按压时最痛的一侧中渚穴针刺。略略行针,患者再起立下蹲,腰痛大部分已经消失。患者感叹神奇。后刺腰部夹脊,留针。数分钟后未到,患者已安然入眠。

80#儿科病小方小法#(37)中耳炎外用方:儿茶24g、冰片6g,枯矾12g、薄荷12g、月石12g、青黛12g、黄柏18g、黄连18g。用法:上药打成粉,装在密闭瓶子里。用时先用酒精棉球将外耳道擦洗干净,后将药粉均匀撒在外耳道处。每天1次,连续1周。主治:中耳炎。耳流清水或浓耳。多可迅速见效。

81急性乳腺炎/乳痈之初发阶段---针刺胆经之肩井穴(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针尖向后斜刺0.5~1寸,禁深刺,以免造成气胸;留针30分钟。---肩井乃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之交会穴;又胃经过乳,“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本病多由忧思恼怒、肝气郁结;多食厚味、胃经热毒壅滞,乳汁不通而起。

82先在碗中加入鸡蛋清,持白矾块研之,研成浆糊状为止,涂在干净的棉布上,之后敷贴于患乳的红肿硬结处。每隔2~3小时,更换一次,24小时左右即可痊愈。---清热、散郁、止痛。(转)

83#儿科病小方小法#(38)苦杏仁炭治黄水疮:小儿颜面脓包疮破裂则流出黄水,俗称黄水疮。中医吕会文每用苦杏仁50g捣碎,放在锅中炒黑成碳,研成细末。另将香油用小火熬开,后将杏仁炭调成糊状,贮瓶备用。先用淡盐水将污痂洗净,后将杏仁炭涂于患处一薄层,上用干净纱布覆盖防脱落。日1次,3~4次可愈。

84临床发现,久咳久喘孩子的体质主要包括5方面:膀胱经外寒,肺内热,肺胃阴伤,脾虚生湿,久则伤肾。临床治疗也要面面俱到,缺一不可。否则,短期有效,久则无效或效差。举个例子,犹如拨电话号码,少拨一个数字,就拨不通。

85#儿科病小方小法#(39)紧急防感冒的中成药组合:生脉饮口服液、玉屏风散、保和丸。三者服用比例为2:2:1。此法对身体瘦弱,易感冒的孩子比较适宜。玉屏风散健脾益气固表,生脉饮养阴生津清虚火,防止多出汗,防止受凉。保和丸消食化滞防积食。依法服用5天以上可有效防感冒。可间断服用,不可连续久服。

86#儿科病小方小法#(40)八珍改良方:儿童长期服八珍方易致腹胀、纳呆、便干等。我据儿童体质增加八味药可消除上面不良反应:太子参9g、茯苓9g、炒白术9g、炙甘草6g、当归6g、川芎6g、熟地6g、白芍6g、炒栀子6g、南沙参9g、藿香9g、陈皮9g、法半夏5g、白扁豆6g、荷叶6g、桑寄生6g。上为6岁儿童1日用量

87#儿科病小方小法#(41)燥火咳嗽方:近期孩子咳嗽多属燥火咳嗽,咳嗽有力,像是体内有股火要发出来,咳嗽频率比较快,睡时咳重。南沙参6g、麦冬6g、白扁豆6g、桑叶4g、炒栀子5g、天花粉6g、淡豆豉4g、生甘草5g、北杏仁(后下)5g。小火煎煮7分钟后放杏仁,再煮3分钟出

88#儿科病小方小法#(42)腺样体肥大方:I组散寒通窍:炙麻黄5g、辛夷(包)6g、白芷6g、苍耳子5g;II组养阴清肺:炒栀子9g、浙贝6g、南沙参9g、生甘草6g;III组健脾排脓:太子参12g、瓜蒌仁9g、茯苓9g、薏苡仁12g。IV组辨病辩证加减。可据实增减用药,多有佳效。此为临床心得,愿得此病者,痊愈安康。

89#儿科病小方小法#(43)最爱喝的退烧良法:下午,1小朋友低烧3天,舌红苔白腻。诊为热挟湿。可以清热化湿。孩子不愿喝中药,我说了1个最爱喝的退烧良法,妈妈欣然接受。组成:芦根30g、白茅根30g、薏米30g。用法:开锅后小火煎煮15分钟。主治热挟湿的低烧(高烧各药用量增至60g)。舌苔如下图均可以用

90#儿科病小方小法#(44)通治头面部上火的涌泉穴:可选吴茱萸粉、生姜片、大蒜片、花椒粉等其中一种温性药物,调成糊或切片,每用适量,每晚贴敷脚心涌泉穴2~3小时,或整晚。主治:儿童上火症状:扁桃体肿大、流鼻血、浓鼻涕、口腔溃疡、口疮、眼睛发红、夜眠不安,甚至中耳炎等头面部上火症状。

91(45)最有效的酸梅止咳方:退烧后咳嗽多肺热阴亏,可用温润平和的酸梅止咳方:乌梅12g、生甘草12g、陈皮15g、生姜10g、白糖适量。低热加金银花6g;痰多而呕加清半夏6g、茯苓6g;痰清稀量多为寒痰加干姜9g;咽痛者加射干9g;主治感冒退烧后虚热咳嗽;晨咳、夜咳、久咳久喘等亦效。

92(46)晨咳专用方:桂枝6g、白芍6g、炙甘草6g、金银花5g、连翘3g、炒栀子3g、苦杏仁(后下)6g、茯苓6g、乌梅5g、白前6g、前胡6g、瓜蒌仁6g。喷嚏连天、鼻涕直流加炙麻黄6g、熟附子6g;干呕加生姜12g、法半夏6g。主治晨起咳嗽,吐白稀痰中夹有小块儿黄稠痰,或干呕。上为5岁儿童量。

93临床发现,久咳久喘孩子常见面色有5种:1、黑黄色:肺脾肾阴阳气血亏虚严重,兼有寒,治疗时间也要久。不少家长误认为是太阳晒黑的。2、黄白:多是肺脾气血严重亏虚,且有寒;3、青白:阳虚有寒;4、萎黄:脾胃虚弱;5、口唇鼻周发青:肺脾虚寒有湿。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最好医院
贵阳治疗儿童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odtm.com/ysty/6781.html
热点排行
慢性扁桃体炎该如何治

扁桃体发炎会出现弥漫性炎症,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用药物治疗会其不到太大所用,……【查看详情】

精彩推荐
慢性扁桃体炎该如何治

扁桃体发炎会出现弥漫性炎症,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用药物治疗会其不……【查看详情】

相关导读
慢性扁桃体炎该如何治

扁桃体发炎会出现弥漫性炎症,对于慢性扁桃体炎用药物治疗会其不……【查看详情】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