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爆发流行趋势,且毒力、传染性均比前几年强。入冬以来,儿科门诊、住院发热咳嗽患者中,肺炎支原体感染者高达70%,且症状较往年更为严重。现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做一简述,以便能加强预防措施,尽早识别,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其特点为无细胞壁、可独立存活,是已知的可独立存活的最小微生物。它可以直接损伤呼吸道,也可以引起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呼吸道症状最为常见;此外,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全身其它器官损害(脑炎、关节疼痛、心肌炎及心包积液、淋巴结炎、肾炎等)。
肺炎支原体的传播途径有哪些?肺炎支原体的呼吸道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什么时候需要高度怀疑肺炎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可引起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谈到肺炎,经常会引起家长的恐慌。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病初常以高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早期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干咳程度剧烈,后期则痰量显著增加。婴幼儿多伴有呼吸困难或喘息现象。严重者可伴有全身症状:头痛、心慌、胸闷、关节肿痛、肌肉酸痛、血小板减少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依据临床表现:诊断的线索和提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无特异性。
血清学检查
目前,儿科主要采用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
单次MP-IgM抗体滴度≥1:对肺炎支原体近期感染或者急性感染有诊断价值,急性期和恢复期MP-IgM或MP-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同样可以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MP-IgM大约需要感染一周后才能被检测到,所以早期检测阴性不能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
IgM指标不是评判疾病治愈的依据。
婴幼儿因为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产生抗体的能力较低,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结果会受到病程的影响。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工作中,常见到很多家长甚至部分医生因患儿后期MP-IgM滴度下降缓慢而纠结。其实,MP-IgM滴度是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重要指标,但不用于评判疾病是否治愈。IgM抗体滴度的高低,跟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完全同步,临床上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否治愈,并不依据这个指标。多数情况下,MP-IgM于病原体完全清除2周以后才会正常。因此该指标过高时不必过于纠结,但可以作为观察评估支原体停止复制的依据。
X线胸片检查
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上常有2个不一致:
①咳嗽重而肺部体征轻微;
②肺部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
因此,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来说,X线胸片检查很重要。
但在临床上,很多家长因为患儿表现出来的症状不重且又担心辐射问题,拒绝给患儿拍胸片。事实上,肺炎支原体肺炎如果发生了肺实变甚至胸膜炎,听诊可能发现不了,只能通过胸片诊断。且对患儿来说,拍1张胸片的辐射影响并不太大。而如果延误治疗,出现了肺实变以及其他的并发症,则需要做CT检查,其辐射量要比X线大很多倍,且治疗上也会更复杂,得不偿失。
如何达到有效控制?青霉素类和头孢类对肺炎支原体无效。
儿童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随着红霉素耐药率的增高,到达肺组织浓度低,阿奇霉素成为了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首选用药!
对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以考虑美满霉素,但年龄必须8岁以上(近期科室遇到过几个患者,经阿奇霉素静点1周后,患儿仍高热不退,复查CT炎症无明显吸收或更重,考虑阿奇霉素耐药,经改用美满霉素口服2天后,体温很快恢复正常。)
如何进行家庭后续治疗及预防?患儿一般静脉点滴阿奇霉素5-7天后,还应口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1至2个疗程。
一般肺炎支原体肺炎热退后,咳嗽可能会持续2周至4周左右,这是疾病恢复期的常见表现,可继续口服肺力咳、氨溴索及孟鲁斯特纳等巩固治疗。
肺炎支原体可能会反复感染,病情恢复期应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
加强护理,合理饮食:每天保证牛奶、瘦肉的摄入量;多吃水果、蔬菜、胡萝卜、白菜等富含维生素c多的食物。
专注儿童健康服务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