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感冒时和已经感冒一段时间,在用药方面有哪些不同?
感冒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几乎每个人都得过感冒。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一般无需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感冒患者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临床表现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应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实施对应治疗。
由于普通感冒属自限性疾病,即在身体正常情况下靠自身免疫力能限制病情发展,多喝水,多休息,感冒在一周左右就会好转。在患病早期一般第一、二天,可能会有程度不同的过敏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涕、咽痒、可用些抗感冒药,帮助消除症状。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头痛、发热、咽痛、咳嗽、全身关节或肌肉酸痛,可以服用含有解热镇痛类的抗感冒药,必要时配止咳化痰药。
如感冒症状持续5天仍未缓解,且有明显继发细菌感染、上呼吸道炎症,如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及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
若是流行性感冒,发病季节多在冬季,常是大区域、大人群暴发流行;发病早期病人就会有39度的高烧,头痛、身痛等症状比普通感冒重得多,并发症也来得快。因此,如果发现自己可能得了流感,医院请医生指导解决,要早用抗病毒药。
如何根据感冒的症状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抗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感冒药主要由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收缩血管药、镇咳祛痰药等几类药物组成。不同的成分对应不同的症状,也就是说,根据症状不同选择含有不同成分的感冒药。如:只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流泪等感冒患者,可以选用含有抗过敏和缩血管成分的感冒药,如新康泰克等;缩血管药可以选择性地收缩鼻粘膜的血管,减轻鼻塞症状,使鼻涕减少,例如伪麻黄碱;只是单纯的发热头痛而没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只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单方制剂,如布洛芬、扑热息痛等;可以退热,缓解头痛、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在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症状基础上还伴有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的患者,可选择含有解热镇痛成分、抗过敏成分、缩血管成分的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速效伤风胶囊等;如果还有咳嗽,则选择含有镇咳成分:右美沙芬的抗感冒药,如:酚麻美敏片(泰诺)、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病毒性感冒,除根据上述原则,选择合适的抗感冒药对症治疗外,还要选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金刚烷胺、奥司他韦(达菲)等,当然达菲是处方药,应根据医生的处方用药。
冬季感冒常发,而且有的人感冒很多天都不见好,所以就换另外的药物;也有人干脆开始感冒时就同时服用几种药物,认为总有一种会起效,这些做法对吗?有什么危害?
这种做法不对,不少人感冒后习惯同时吃几种感冒药,认为总有一种感冒药有效。其实很多感冒药都是复方制剂,都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成分,多种感冒药同服容易发生重复用药,引起药物过量中毒。比如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解热镇痛成分,过量服用可增加不良反应,尤其是儿童应慎用;另外,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就有几种,过量或长时间服用也可造成身体危害,尤其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
有患者觉得使用一种西药抗感冒药,一种中药抗感冒药,这样就不会有重复用药的现象,其实也是不然的。许多中药抗感冒药当中也含有西药成分,这是许多患者不知道的。比如速感宁胶囊当中含有一些对乙酰氨基酚和扑尔敏(音),精致银翘解毒片当中就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都含有解热镇痛的成分。当你服用了西药的治疗头疼、的解热镇痛药成分的时候,再使用精致银翘解毒片的时候,等于重复使用了解热镇痛的成分了,这是需要注意的。
老病号选感冒药有禁忌
感冒药有很多种,对于一些老病号来说,比如高血压、肝病、胃病患者等来说,他们在选择感冒药时有没有一些禁忌?
对于高血压、肝病、胃病患者等来说,如果患了感冒,服用抗感冒药,应认真选择,对症下药,在服药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向医生、药师咨询如何用药,以防产生种种不良反应。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含伪麻黄碱、麻黄碱的抗感冒药,如:新康泰克、酚麻美敏片(泰诺)等,因伪麻黄碱可引起血压升高等后果。
患有慢性肝炎的人慎用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等感冒药,因这些药物可明显加重肝脏的负担。
对于肾脏疾病患者,患感冒应尽量少用康泰克、感冒通、感冒清这类药,这些药物可引起少尿、血尿及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系统病患者一旦感冒,应慎用感冒清、速效伤风胶囊,因为这些药会抑制血小板生成,导致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等症状。
伴哮喘的感冒患者用药时,用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药时,可能使哮喘发作。
婴幼儿应用含咖啡因和伪麻黄碱药物,易兴奋中枢神经,发生惊厥等。儿童用阿司匹林,会引起雷氏综合征和肾脏损害,都应尽量避免。
凡驾驶机、车、船人员或其他机械操作者,工作时间内禁用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苯海拉明的抗感冒药。可选用白加黑。
孕妇、哺乳期妇女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服用抗感冒药时,禁止饮酒。